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鶱在冥冥。

儿童相呼共仰视,我亦扶杖来中庭。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

应须江海寄旷快,肯为霜雪嗟飘零。

书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剪笼中翎。

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风前哀号漫激烈,月下孤影常竛竮。

诗成欲写复懒去,诵似溪友声泠泠。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雨后初晴,天空湛蓝如洗,大雁翱翔于高远的天际。
孩子们互相呼唤,抬头仰望这美景,我也拄杖来到庭院。
丰收之年,处处稻谷丰盈,它们为何不停歇,在沙洲上栖息片刻呢?
它们应该像江海中的鸟儿,享受广阔自由,怎会因霜雪而感叹飘泊不定。
读书人真是可笑,不为自己所处的境遇感到欣喜,长久以来,困顿如同笼中之鸟,羽毛凋零。
与鸥鸟相比,我常感惭愧,如同杜甫未能如鹤般自在,千年之后,我也明白这不是丁氏的生活方式。
风吹过时,我悲伤地哀鸣,月光下,孤独的身影摇曳不定。
诗作完成,想书写却又懒于动手,诵读起来,声音如同溪流朋友的泠泠清音。

注释

新晴:雨后放晴。
群鸿:一群大雁。
冥冥:高远的天空。
胡不:为什么不。
笼中翎:比喻困顿的境遇。
鸥波:鸥鸟在水上的波纹。
鹤化:比喻超脱世俗。
漫激烈:随意且强烈。
泠泠:形容流水或声音清冷。

鉴赏

这首宋诗《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是陆游所作,描绘了雨后新晴的天空中大雁翱翔的景象。诗人以儿童的视角和自己的行动,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与感慨。他感叹于丰年的丰收,希望大雁能在沙汀停留,享受片刻宁静,同时也寓言自己渴望像大雁一样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

诗人自嘲书生身份,感叹自己长久以来的困顿,如同笼中之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以鸥鸟和仙鹤自比,表达对逍遥江湖、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借风前月下的孤独形象,抒发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最后,诗人提笔欲写诗却又懒于行动,只愿如溪边友人般低声吟诵,流露出一种淡然又略带寂寥的情绪。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

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

熊肪玉洁美香饭,鲊脔花糁宜新醅。

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

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

形式: 古风

秋感

畏涂历尽百年中,老卧穷阎一秃翁。

衣杵凄凉常带月,井桐零落不禁风。

空文久悔雕虫技,大学方施习射功。

万一死前能少进,九原犹可见先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赛

柳姑庙前烟出浦,冉冉萦空青一缕。

须臾散作四山云,明日来为社公雨。

小巫屡舞大巫歌,士女拜祝肩相摩。

芳茶绿酒进杂遝,长鱼大胾高嵯峨。

常年徵科烦箠楚,县家血湿庭前土。

妻啼儿号不敢怨,期会常忧累官府。

今年家家有馀粟,县符未下输先足。

木刻吏,蒲作鞭。

自然粟帛如流泉,储积不愁无九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