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方干处士二首(其一)

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交犹及前辈,语不似今人。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敛衣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并非因名声高大,才保全了纯洁如玉的品质。
交往还保持着前辈的风范,言谈举止并不像现今的人们。
以别号自称如同南飞的大雁,遗留的著作让人感动如获麒麟。
整理衣物应当出自内心决定,只穿最朴素的古式衣巾。

注释

高名:显赫的名声。
玉雪:比喻人的品行纯洁。
前辈:指德高望重的前人。
今人:现代人。
别号:给自己取的别名。
遗编:遗留下来的著作。
感获麟:比喻对优秀作品的赞赏。
敛衣:收拾衣物。
自定:出于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古衣巾:古代或朴素的衣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作品,名为《吊方干处士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者的怀念和敬仰,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高尚品质的肯定,即使在世人的称颂中,他也保持着自己的清白无瑕。

"交犹及前辈,语不似今人"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不同于当下流俗之人的气质和谈吐,显示出诗人对于逝者独特个性的赞赏。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这两句通过“别号”与“遗编”的对比,表达了逝者的声名永存,其精神遗产和文字作品如同传世佳作般流传后世,给人以深刻的影响。

"敛衣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逝者生前形象的一种回忆和描述,通过简约的穿着反映出其内在的谦逊与坚守自我。

整首诗语言沉稳典雅,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品德高尚者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自咏

白发三千丈,青春四十年。

两牙摇欲落,双膝痹如挛。

强仕非时彦,无闻惜昔贤。

自期终见恶,未忍舍遗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过三山寺

三山江上寺,宫殿望岧峣。

石径侵高树,沙滩半种苗。

一僧归晚日,群鹭宿寒潮。

遥听风铃语,兴亡话六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过湖口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