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杉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

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

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

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

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坚韧的叶子如利剑般矗立,孤独的茎秆直指天际。
高度不过四五尺,气势却直指青天。
被移栽到东窗前,你忍受寒冷而不凋零。
病弱的我躺在床上与你相对,日日夜夜感受你的宁静与寂寥。
昨天你还生长在山中,今天却成了屋檐下的枝条。
虽然受到人们的欣赏玩味,但你似乎离尘世的喧嚣太近。
还好你优于涧谷底的树木,不会被埋没在众多的柴薪之中。
但你不如山上的松树,它们坚守本性,是山中的幼苗。

注释

劲叶:强劲有力的叶子。
森利剑:密集且锋利如剑。
孤茎:孤独的茎秆。
挺端标:直立而顶端明显。
才高:高度只有。
干青霄:直指天空。
移栽:移植。
爱尔:爱你,指代前文的植物。
病夫:指诗人自己,因病而虚弱的人。
萧萧:形容环境的寂静。
檐下条:屋檐下的树枝。
无乃:岂不是。
涧谷底:山谷的底部。
埋没:被掩盖,消失。
郁郁:茂盛的样子。
委质:寄托本质,这里指松树的品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栽种松树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追求。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是对松树外形的精彩描述,表现出它的坚韧和挺拔。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则是从侧面描绘了松树的高度和气势,它仿佛可以直达天际。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凊,是诗人对这棵松树的喜爱之情,以及希望它能够常绿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这里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可能因为疾病而多次卧床,但仍能享受窗前松树带来的清凉和安宁。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表达,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这句话则显露出诗人的志向,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远离世俗的喧嚣,而是能够静心欣赏大自然的美好。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是对比不同环境下松树的生长状态,即便是在深山幽谷中被忽略的普通小木,也不如现在这棵栽种在窗前的松树。

最后,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这是诗人对于松树的期待,它既没有沦为山间郁郁青松,也没有成为山上微小的幼苗,而是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美丽景观。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向往,以及希望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栽松二首(其一)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形式: 古风

栽松二首(其二)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桐花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

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

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形式: 古风

桐树馆重题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

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