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李南涧书知于广州相待却寄

不见李生今五年,南行万里一欣然。

新诗想得江山助,名士仍兼政事传。

忆旧多通烹鲤字,养廉半付刻画钱。

药洲计日同吟啸,窥镜惭予巽发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李南涧的思念以及对广州相聚的期待。首句“不见李生今五年”直接点出与朋友分离已久,五年未见的遗憾。接着,“南行万里一欣然”描绘了李生南下广州的行程,虽然路途遥远,但诗人对此充满欣喜,期待着重逢。

“新诗想得江山助”暗示李生的才华在壮丽山河的激发下更加出众,显示出对他文学创作的赞赏。而“名士仍兼政事传”则称赞李生不仅文采斐然,还积极参与政事,体现了他的全面发展。

“忆旧多通烹鲤字”借用典故,表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通过烹鲤传信的方式回忆过去,表达了深厚的情谊。接下来,“养廉半付刻画钱”暗指李生廉洁自律,将部分收入用于刻书传播学问,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最后两句“药洲计日同吟啸,窥镜惭予巽发宣”预想在广州相聚时,一同在药洲吟诗啸歌的快乐时光,然而诗人看着镜子中自己渐生的白发,不禁感叹岁月流逝,对自己年华老去感到一丝自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格,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展现了钱大昕深厚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15)

钱大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及之,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汉族,江苏嘉定人(今属上海),清代史学家、汉学家。是18世纪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为“一代儒宗”

  • 字:晓征
  • 号:辛楣
  • 生卒年:1728年2月16日—1804年11月2日

相关古诗词

石梁

突兀虚空两翠屏,长虹接引入青冥。

一条银汉杯中泻,九奏钧天槛外听。

珠落玉盘皆照乘,龙归金洞挟奔霆。

应真飞锡重来到,不见昙花旧日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王秋塍明府龙门揽古图卷

缑氏有仟令,家世出子乔。

诗名鲍谢伍,政续邱何高。

山水耽奇癖,金石敦素交。

嵩岳两室峙,伊阙百仞标。

北顾探王屋,西行穷二崤。

昔贤登览地,往往回鞭梢。

龙门况不远,紫翠如相招。

嗜古黄叔度,千里来游翱。

廿载车笠旧,合并倏今朝。

折简迓儒衡,联骑崇山椒。

秋高石骨露,叶脱风刁刁。

深洞穿地肺,孤亭耸岩腰。

奇绝丈八像,镌凿齐隋朝。

字体杂隶楷,笔踪辨分豪。

欧赵所未录,一一归毡包。

石丈傥解语,邂逅庆所遭。

兹图洵可传,泼墨装生绡。

邮筒忽远寄,快若背痒搔。

安得生六翮,相随陟岧峣。

形式: 古风

归安道中

小艇低于屋,乘风任簸轩。

波平知雨足,日出觉春暄。

兑酒三家店,柔桑十亩园。

一峰青似伞,无佛欲称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唐陶山明府修复唐伯虎墓

渊明神游桃花源,六如身住桃花坞。

不是人间第一流,难与桃花论宾主。

对花须把酒,对酒宜赋诗。

诗画游戏耳,工拙我不知。

大儿汉曼倩,小儿唐青莲。

尸解非所好,怕作懵憧仙。

前身桃花见花喜,故应埋骨桃花里。

三春红雨落纷纷,唯有此桃花不死。

前中丞,后明府,封值区区三尺土。

异代堪联侨札交,当时耻与绛灌伍。

明府来自桃花源,华胄遥遥本同祖。

出处虽殊兴趣同,唱和埙篪吾与汝。

歌新诗,酹清醑,仙不能言花应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