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墨妙亭怀古

曲径斜通,逍遥堂外多春树。

小亭深翠挂檐花,旧是藏书处。莘老昔年来往。

向公馀、搜奇好古。龟趺螭壁,燕瘦环肥,大苏曾许。

岁月迁流,溪藤也有屯阳数。

蛟龙奔走赴秦灰,那论鱼和蠹。到此不堪延伫。

笑眉山、空题好句。美人名士,奇字雄文,彼苍应妒。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历史韵味的画面。"曲径斜通,逍遥堂外多春树",展现出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堂外,周围绿树成荫,充满生机。"小亭深翠挂檐花,旧是藏书处",小亭子隐藏在翠绿之中,檐下花朵点缀,昔日定是读书人静心研读之地。

"莘老昔年来往,向公馀、搜奇好古",回忆起过去的学者莘老,常常在此度过课余时间,寻找奇珍异宝,热爱古籍。"龟趺螭壁,燕瘦环肥,大苏曾许",描述了亭内可能有的古物,如龟形底座的桌椅,壁上的螭龙图案,以及苏轼这样的大家也曾赞赏过此处。

"岁月迁流,溪藤也有屯阳数",时光荏苒,连溪边的藤蔓也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蛟龙奔走赴秦灰,那论鱼和蠹",暗指书籍历经沧桑,有的甚至化为尘土,只有鱼虫得以留存。

"到此不堪延伫",诗人感叹于眼前的衰败景象,无法久留。"笑眉山、空题好句",提到山川美景,却无人欣赏那些曾经的好句。最后,"美人名士,奇字雄文,彼苍应妒",诗人感慨,即使有美人和才子的佳作,也无法抵挡岁月的无情,连天公都为之嫉妒。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墨妙亭为背景,通过怀古抒发对时光流逝、文化沉淀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惋惜。

收录诗词(385)

吴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丰南,又号听翁。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

  • 字:园次
  • 号:绮园
  • 籍贯:江都(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1619~1694

相关古诗词

月下笛.游圆证归夜饮青塘桥看月次燕孙

谢氏诸昆,梁园胜侣,莺时俱集。

花舆锦辔,踏遍春山晴碧。

问湖边、烟雨楼台,乱峰犹认南朝迹。

正寻芳未倦,绿杨桥畔宝蟾初觌。

鹊炉拥道,看清光如水,水光还射。

坐列氍歈,共把瑶觥欢吸。

笑庾公、楼上横床,爱子野风前弄笛。

待归来、还怕杏园客散花叹息。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八节长欢.戊申元旦

荔粉桃符,饯将残催送新年。

晴霞千岭树,藻日五湖烟。

苹洲何在,登台远眺,一城画鼓红弦。

唤起汀花陌柳,尽要争先。寻春犹记樊川。

当时有、水嬉胜事堪传。霅馆更题笺。

行乐处,黄云满秋田。喜今日,恰又逢、霁景暄妍。

也应是、太平有象,溪山莫负樽前。

形式: 词牌: 八节长欢 押[先]韵

金菊对芙蓉.初冬集爱山台听雨和淡心尖韵

雁背云低,鹭肩风冷,新寒初压品帘。

正花残短径,叶打空檐。

登高已在重阳后,况潇潇、暮雨愁添。

凭栏处,峰迷螺影,月暗犀尖。客有鲁直文潜。

向芭蕉声里,捻断吟髯。念小山人散,桂老淮南。

水嬉旧事浑难问,笑韩郎、句剩香奁。

今宵醉把,彩笺同擘,金碗频拈。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新雁过妆楼.西湖见倚楼者

水蘸鹅黄。苏堤畔、垂杨尽染波光。

画帘青粉,刚靠宋玉东墙。

小阁亭亭人独立,碧阑红袖倚斜阳。

无言处,低眸掠鬓,似有思量。

知他因何独自,向杏花影里,尽意凄凉。

不疑客在,兰叶艇上端详。

晴湖巧开一镜,便照出、青蛾双黛长。

寻春去,怕绿荫成幄、难比伊行。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