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渡淮

风雨渡长淮,波浪何冥茫。

两仪混不分,恍若窥洪荒。

舟人贪利涉,片席就空翔。

翩翩入烟雾,随风任低昂。

北岸泊水驿,暮雨益淋浪。

且喜对官烛,粲烂竟夕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雨中渡淮》描绘了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诗人乘船穿越淮河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变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坚韧。

首句“风雨渡长淮”,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地点和天气状况,长淮即淮河,风雨交加的环境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波浪何冥茫”一句,通过描写波涛汹涌、视线模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中的淮河之壮阔与不可预测性。

“两仪混不分,恍若窥洪荒”两句,运用了神话般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暗示了自然界的原始力量和未被人类完全理解的奥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舟人贪利涉,片席就空翔”描绘了船夫为了生计,不畏风雨,勇敢地航行在波涛之上。这里不仅体现了人的生存智慧和勇气,也暗含了对自然法则的顺应与挑战。

“翩翩入烟雾,随风任低昂”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船只在风雨中的摇摆不定,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生活哲学的一种体现。

“北岸泊水驿,暮雨益淋浪”写出了船只最终停靠在北岸的驿站,雨势反而更加猛烈。这一转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旅程的结束与新的开始,寓意深刻。

最后,“且喜对官烛,粲烂竟夕光”表达了诗人对暂时的安宁和光明的喜悦,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官烛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形式的指引或安慰,而“粲烂竟夕光”则预示着即使在风雨之后,光明和希望仍然存在。

综上所述,《雨中渡淮》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河晚晴

向夕起长风,秋云静天宇。

清波流月光,白露下寒渚。

榜人喜晴霁,理楫夜相语。

早发过钟吾,漫漫见徐土。

形式: 古风

夜上吕梁洪

水村夜寥寥,秋月流空白。

牵舟上吕梁,逆浪涌寒雪。

愧彼役夫劳,当此滩水涩。

忆我四方游,江湖饱涉越。

祗召复兹行,恩重知才劣。

矢心复何如,长洪石如铁。

形式: 古风

过徐州

去年春正月,南泛彭城舟。

今岁值秋暮,北上溯长流。

踪迹信往复,景物惬观游。

风寒堤柳落,波减岸石稠。

白见高城堞,苍出远山丘。

何处戏马台,彷佛燕子楼。

化迁无停轨,事往不可求。

陈迹竟泯泯,虚名但悠悠。

览今亦怀昔,发声遂成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欧阳宪副

凛凛谷中风,亭亭山上松。

风声亦何劲,松自无改容。

竞秀固妍好,弱植徒丰茸。

独于霜雪馀,卓然见高踪。

悠悠四十年,所遇多尚同。

欧阳信佳士,亮节抱始终。

苍苍岁寒质,展可为国庸。

适来述所职,归思何匆匆。

载歌君子篇,德期皓首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