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
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
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
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读友人诗》。从诗中可以看出,杜荀鹤对朋友的诗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位友人的诗歌不仅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词的大雅之美,而且在吟咏时能感受到一种古朴的风格,这种风格是现代浮华景象所不能比拟的。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这里,“大雅”指的是高水平、正统的诗歌风格,而“古风生”则表明这位友人的诗歌能够唤起一种古典的韵味。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赞扬了朋友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感。
“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朋友诗歌的特点。一方面,诗歌摒弃了世间的浮华与虚饰,这“外却”表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含教化情”则指出诗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道德情感。
“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这里,诗人赞扬朋友的诗名应该像太阳、月亮一样被世人所认识,而他的道理能够滋润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的比喻强调了诗歌在文学和精神上的重要地位。
“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勉励。诗人认为,即使是在孤独和寒冷的环境中创作,朋友也不应该感到羞耻。相反,这样的境遇往往能孕育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杜荀鹤对友人作品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他对于诗歌艺术和精神价值的深刻理解。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冰齿味瑶轴,祗应神鬼知。
坐当群静后,吟到月沈时。
雪峡猿声健,风柽鹤立危。
篇篇一字字,谁复更言诗。
秋吟一轴见心胸,万象搜罗咏欲空。
才大却嫌天上桂,世危翻立阵前功。
廉颇解武文无说,谢朓能文武不通。
双美总输张太守,二南章句六钧弓。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
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
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
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年光身事旋成空,毕竟何门遇至公。
人世鹤归双鬓上,客程蛇绕乱山中。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一醉未醒花又落,故乡回首楚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