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
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
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
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开篇"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两句,表达了对人世间名利纷争的普遍性无论地域差异,都无法逃脱这种追求。紧接着"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则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忙碌与忧虑,即便是枕上之事,也随身带着,而到了山川之心,更是关切重重,显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而深沉。
第三句"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中,“川原”指的是河流与平原,这里的“晚结阴沈气”,可能暗示着天气的变化,也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阴郁。而下半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秋天的草树间生出了萧瑟的风声,给人以孤寂之感。
最后两句"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满意,以及对未来某种从容不迫生活状态的向往。“大家”在这里指的是宽敞的居所,“闲作卧云翁”则是希望能够远离尘世,安然享受自然之美,如同卧于云端的仙翁一般。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年光身事旋成空,毕竟何门遇至公。
人世鹤归双鬓上,客程蛇绕乱山中。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一醉未醒花又落,故乡回首楚关东。
马上览春色,丈夫惭泪垂。
一生看却老,五字未逢知。
酒力不能久,愁根无可医。
明年到今日,公道与谁期。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
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
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
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客路客路何悠悠,蝉声向背槐花愁。
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
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
输他江上垂纶者,祗在船中老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