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戴崧石鼎联句图

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

止于座隅初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

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

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囚蛟螭。

须臾指鼎出佳句,脱略凡韵生新奇。

二生得句不敢吐,鸣声强作秋虫悲。

愯如窘兔避鹰隼,懔如败将收旌旗。

借问舐笔摹者谁,定是盘礴真画师。

退之斯文有妙处,丹青写尽初无遗。

弥明学道如不死,应在衡山深处栖。

端能过我挑诗敌,与君周旋吾敢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独特的诗会,参与者包括一位衡山道士、两位书生和诗人谢薖自己。诗中充满了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和对创作过程的生动描绘。

首先,诗中的道士熊豹姿在夜晚拜访了刘生,并谈论起诗歌。他的话语虽未被直接引用,却激发了在场人士的灵感。这暗示了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它能激发内心的情感和想象。

接着,诗中提到一位“清逸校书郎”,他拥有新的诗歌声誉,但似乎并未被众人所熟知。这可能是在隐喻那些才华横溢但尚未得到广泛认可的诗人。而“岂知老子殊不浅”一句,则是对这位校书郎才华的肯定,暗示其诗歌造诣深厚。

随后,诗中描述了道士熊豹姿如何在座中指点,引出了佳句,这些诗句不仅新颖独特,还超越了寻常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创新和想象力。这种场景仿佛是一场诗歌的盛宴,参与者们都被深深吸引,甚至不敢轻易吐露自己的作品,生怕无法与之匹敌。

诗中还提到了“舐笔摹者”,即模仿他人风格的诗人,以及“盘礴真画师”,比喻那些真正具有艺术天赋和独创性的艺术家。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原创性和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诗中提到韩愈(退之)的诗歌有着妙处,即使通过绘画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精髓。这既是对韩愈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界限和相互影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歌创作的激情、挑战和艺术追求的深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者的敬仰和对艺术创新的渴望。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读葛洪传

葛洪鍊丹砂,却老得遐寿。

鹤发安在哉,岩穴遗井旧。

劳生亦何为,荏苒度昏昼。

煌煌昆丘芝,未暇撷三秀。

寄谢浮丘翁,何由挹其袖。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读三都赋

汉遭阳九运,无复见中兴。

不闻黄屋处,郊野蔽旗旌。

三人已成虎,况阻三国兵。

扬尘日月暗,喋血郊原腥。

作都虽云美,其如九鼎轻。

十年翰墨手,摸写费丹青。

人与骨俱朽,山川空炳灵。

吾怀鲍明远,寂莫赋芜城。

形式: 古风

田父招饮不赴

万钱供食如嚼蜡,百壶载酒如饮水。

要知自古穷达人,脱略世味皆如此。

经旬不逢南邻伴,曲肱聊寄北窗底。

田父剥喙扣我门,颇应昨夜灯花喜。

殷勤揽衣谢父老,陶令爱酒今朝止。

伏雌可杀葵可羹,他日薄饭招邻里。

吾君恭俭似文帝,勿为酒醪伤谷米。

形式: 古风

喜雨

涉冬无一雨,玄冥阻骄阳。

上田尘沙飞,下田蒲稗荒。

锄犁不入土,龙具挂壁墙。

村居巷无井,抱瓮汲长江。

汲多恐流绝,无以饮牛羊。

昨宵天意动,浮云霾月光。

洒然润物功,洗苏及枯杨。

先帝剑弓冷,小臣涕泪滂。

属闻建中号,讴歌腾路傍。

雨从膏泽沛,风与和气翔。

山林独何幸,预喜沾稻粱。

尚能赋时雨,激烈歌阜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