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十一功曹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
粗大的筼筜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踯躅清闲自得,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
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
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

注释

两三:几个。
表示少量。
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
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恩波:谓帝王的恩泽。
死所:死的地方。
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霜毛: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的山水景象,开篇便以“山净江空水见沙”设置了清幽的氛围。接着,“哀猿啼处两三家”则透露出一丝寂寞感,猿猴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孤独或是隐居的生活状态。“筼筜竞长纤纤笋”中,筼筜通常指的是竹子,这里形容竹子的长而细,生长得非常茂盛。最后一句“踯躅闲开艳艳花”则是对鲜艳之花的描写,踯躅意指缓慢、从容,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在下片,“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感悟。未能报答恩情之水(即生命),却已知道了生命终结的地方,警示我们不要让热病(比喻烦恼或是灾难)伴随我们到生命的尽头。

最后,“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则表达了诗人阅读张十一功曹的诗作之后,对其诗才的赞赏。吟诵诗歌后,看着自己双鬓(耳边的头发)已有如霜雪般的白发,一半以上都被岁月所覆盖,感慨中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山水田园生活,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对生命哲理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落叶送陈羽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

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

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

已知奏课当徵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潭州泊船呈诸公

夜寒眠半觉,鼓笛闹嘈嘈。

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

主人看使范,客子读离骚。

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题张十八所居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

蛙欢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

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