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厚之资政致仕归苏州

笑指家园是五湖,画船东下载图书。

收功玉铉丹青后,得老铜楼羽翼初。

醒醉放怀从野服,登临乘兴属安车。

都门饮饯光华盛,不独当年有二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笑着指点着家园就像五大湖,乘坐画船向东去载满书籍。
完成功业后在玉铉丹青之间,开始享受晚年在铜楼的宁静生活。
无论醒时醉后都随性自在,穿着粗布衣裳,登上高处乘兴而行。
在京城的宴会上欢庆光辉岁月,这里不只是当年那两位疏放之人的故事。

注释

笑:笑容。
指:指点。
家园:故乡。
五湖:泛指各地,象征广阔。
画船:彩绘的船只。
收功:完成功业。
玉铉:古代炼丹的器具。
丹青:绘画艺术。
铜楼:铜制的阁楼,代指隐居之处。
羽翼:比喻晚年生活的安宁。
醒醉:清醒或醉酒。
野服:简朴的衣物。
乘兴:兴致勃勃。
安车:舒适的车辆。
都门:京城的城门。
饮饯:设宴送别。
光华:辉煌的成就。
盛:盛大。
二疏:指汉代疏广和疏受两兄弟,以清廉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好友元厚之致仕还乡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笑指家园是五湖”以轻松愉快的笔调描绘了元厚之归隐后的自在生活,将家园比作五湖,寓意其自由广阔的天地。次句“画船东下载图书”,通过想象友人乘坐画船载满书籍的情景,展现出其热爱阅读、追求学问的形象。

第三句“收功玉铉丹青后”,“玉铉”可能指的是元厚之在官场上的成就,而“丹青”则常用来比喻学问或政绩,这句意味着他在官场上有过一番作为。第四句“得老铜楼羽翼初”,“老铜楼”可能是苏州的名胜,而“羽翼初”则象征着元厚之开始享受退休生活的悠闲,如鸟儿展翅。

第五句“醒醉放怀从野服”,表达了诗人希望元厚之在归隐后能随性而为,不受拘束,尽情享受自然与闲适的生活。第六句“登临乘兴属安车”,再次强调了元厚之归乡后可以随意游历山水,乘兴而行,乘坐安车自在出行。

最后一句“都门饮饯光华盛,不独当年有二疏”,以古代贤臣二疏(疏广、疏受)自比,赞美元厚之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致仕归乡这一明智选择的肯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送双渐之汉阳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

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

夏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

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补之归南城

瘦马君将去,清樽我谩开。

眼看新雨露,身带旧尘埃。

但喜丹心在,休惊白发催。

穷通莫须问,功业有时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关彦远

莫辞为我百分饮,从此送君千里行。

物情簪屦尚须念,人道交亲那可轻?

渚梅江柳弄佳色,林鸟野蜂吟好声。

对之但醉馀可置,明日此杯谁共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关彦远赴江西

食蘖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

溪堂兴足登临后,滕阁今归啸傲中。

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

因过胜境须行乐,驿召方当急诏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