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五)

淳风布政常无欲,至道防人能变俗。

求仁义急于水火,用礼让多于菽粟。

屈轶无佞人可指,獬豸无繁刑可触。

王道荡荡用无为,天下四人谁不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理想政治状态的诗歌。诗中的“淳风”指的是纯朴和谐的风气,体现了政府清正无私的治理风格。而“布政常无欲”则表明统治者公正无私,不存个人欲望。这两句强调了理想政治中的重要原则:公正与无欲。

“至道防人能变俗”显示出通过最高的道德标准来引导民众,进而改变社会风俗。接下来的“求仁义急于水火,用礼让多于菽粟”进一步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追求仁义的重要性,以及用礼节和谦让来维持社会秩序比积累财富更为关键。

诗中的“屈轶无佞人可指,獬豸无繁刑可触”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中没有奸诈小人的状态,以及法律的简明扼要,不会让人感到困惑或恐惧。最后,“王道荡荡用无为,天下四人谁不足”表达了一种以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即通过不干预、顺其自然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平衡。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理想统治者的追求,以及对于一个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六)

圣人千年始一生,黄河千年始一清。

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

东南可以补地阙,西北可以正天倾。

浮鼋则东海可厉,运锸则南山可平。

众仙就朝于瑶水,群帝受享于明庭。

怀和则韎任并奏,功烈则钟鼎俱铭。

形式: 古风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七)

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

雷风大山岳之响,寒暑通阴阳之气。

武功则六合攸同,文教则二仪经纬。

有道则咸浴其德,好生则各繁其类。

白日经天中则移,明月横汉满而亏。

能亏能缺既无为,虽盈虽满则不危。

开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

周监二代所损益,郁郁乎文其可知。

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秉耕稼。

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而无暇。

草上之风无不偃,君子之氓知可化。

将欲比德于三皇,未始追踪于五霸。

形式: 古风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八)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

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

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

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

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

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

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

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形式: 古风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九)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

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

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

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

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