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三)大裘轩

小人拙生事,三冬卧无帐。

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

徐徐晨光晞,稍稍气血畅。

薰然四体和,恍若醉春酿。

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两。

君胡得此法,开轩亦东向。

苏公名大裘,意岂在万丈。

但观名轩心,人人如挟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冬中寻求温暖与舒适的生活方式,通过在东窗下静待日出,感受晨光带来的温暖与身心的舒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简陋生活中的智慧与满足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

诗中“小人拙生事,三冬卧无帐”两句,点明了主人公生活的简朴与艰难,他没有华丽的住所,只能在寒冷的冬季里寻找温暖。接着,“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描述了主人公在严冬中坚持等待日出的情景,表现了他的坚韧与耐心。

“徐徐晨光晞,稍稍气血畅”描绘了日出后,随着晨光的逐渐照耀,主人公的身体开始感到舒适与活力恢复的画面。诗人通过“恍若醉春酿”这一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在感受到温暖后的愉悦心情,仿佛饮用了醇厚的春酒一般。

最后,“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两”一句,强调了这种在困境中找到的简单而有效的取暖方法的珍贵性,暗示了它可能难以复制或传播。接下来,“君胡得此法,开轩亦东向”则转向询问他人如何获得类似的生活智慧,同时提到了开窗向东的布局,似乎是在暗示这种布局有助于更好地享受自然光线与温暖。

“苏公名大裘,意岂在万丈”提到古代文学家苏轼的“大裘”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赞颂。最后,“但观名轩心,人人如挟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充满对美好的追求,就能感受到如同被温暖的棉絮包裹般的幸福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在寒冬中寻求温暖与舒适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在简朴生活中发现美与满足的哲理,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四)泠然斋

枕簟置一榻,几杖置一筵。

扫空净如水,洗心学僧禅。

何必快哉风,襟怀自泠然。

是身岂无垢,要以道洗湔。

傥不念清凉,恐为烦暑缠。

虽居土囊口,内热如烹煎。

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

定知与列子,相友以忘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五)介庵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六)载酒堂

平生扬子云,识字造奇古。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训诂。

君乃贵公子,趣向亦如许。

读书如鸡鸣,勤不乱风雨。

亦有问字客,携壶就君语。

君初不作难,应答了无忤。

户外屦如云,作堂蔽寒暑。

林甫端能来,勿与谈杕杜。

形式: 古风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七)永日亭

静坐寂无事,一日似两日。

闻之东坡公,此语妙无匹。

晨漱夕曲肱,百年过如掷。

投身声利场,更觉居诸疾。

而君定何人,能使羲轮轶。

虽无挥日戈,自得鲁阳术。

但见弦望移,了不记甲乙。

优游聊卒岁,何必日鼓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