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人韵(其二)

山灵岂是少恩哉,两载从容自不来。

羊石岂能留得住,和羹消息到寒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山灵难道会吝啬恩惠吗?
两年过去了,它依然不轻易现身。

注释

山灵:指山中的精灵或自然之灵,象征着山的灵性与神秘。
岂: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少恩:缺少恩惠,此处指山灵不轻易显形。
两载:两年。
从容:悠闲自在,此处形容时间的流逝。
自:自己。
来:到来。
羊石:可能是指有象征意义的石头,也可能指代某个人或事物。
和羹:比喻和谐共处或美好的事物。
消息:信息,此处可能指山灵的踪迹或启示。
寒梅:寒冬中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也暗示等待或期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和前人韵(其二)》。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山灵岂是少恩哉,两载从容自不来。”这里,“山灵”指的是山中的神灵或自然之美,而“少恩”则暗示诗人认为自己与这些超然物质的交集并不深厚。诗人表示,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但那份宁静和安逸并没有再次光临。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淡泊名利,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羊石岂能留得住,和羹消息到寒梅。”在这两句中,“羊石”通常指的是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即以绳子测量流水时间的器具。诗人借此比喻生命短暂,如同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接着,“和羹”是指一种美食,而“消息到寒梅”则是在说即使是美好的消息,也只能在冷清的冬日里通过梅花传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和悲凉感的深刻体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超脱情怀,也流露出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这四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他那份与世俗保持距离的高贵品格。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乘雪游山韵(其一)遥想清致

千丈层崖玉作堆,瑶林璀璨路萦回。

寒光彻骨清无敌,第一轩中第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乘雪游山韵(其二)自安清况

肃然穷巷冻堆堆,高卧袁生梦正回。

拥鼻微吟烧榾柮,茅柴也荐两三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三)

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怀忠道路长。

天意未开南北限,要教北学王南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六)

研席尝栖一柏堂,至今鱼鼓诉凄凉。

溪山不掩中和气,发见随时草木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