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

野僧报我泉新白,此老居庵山更清。

雨涩故应须小住,云寒端未出相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一位野和尚告诉我泉水刚刚变清澈
这位老僧居住的庵堂四周山色更加幽静

注释

野僧:指住在山中的僧人,非庙堂僧侣。
泉新白:泉水变得清澈新鲜。
庵:小型佛教修行处。
山更清:周围的山景更为清净。
涩:不流畅,这里形容雨势微弱。
小住:短暂停留。
云寒:云层寒冷,可能指天气阴冷。
未出相迎:没有出来迎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标题为《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到来的期待和欢迎之情。

首句“野僧报我泉新白”中,“野僧”指隐居在深山里的僧人,而“泉新白”则是指泉水清澈如新雪,通过这样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接着的“此老居庵山更清”中,“此老”可能是指诗中的主角或作者自己,而“庵山”则是隐士或僧人的住所。这里强调的是山中的环境比泉水更加清幽,这不仅描写了自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理念。

第三句“雨涩故应须小住”,诗人提到因为天气湿润,适合暂时居留。这一句既是对外界环境的观察,也隐含着对朋友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准备。

最后,“云寒端未出相迎”中的“云寒”形容山上的空气清冷,而“端未出相迎”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尚未出门,却已经预备好去迎接友人的热情之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朋友到来的期待和欢迎。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题鄞江渔者画

鄞江西津连上虞,津头万山环我居。

放船学把直钩钓,此岂有心专在鱼。

春风潮耒拍江岸,桃花气暖蒸人倦。

强吹一笛卧中流,梦掣六鳌凌碧汉。

自离故国竟飘蓬,愁见沧江落画中。

西伯文畛今寂寞,后车何处载非熊。

形式: 古风

竞渡

风旆悠悠水薄船,浪花翻覆自摇天。

汨罗谁复追忠义,争快儿郎一棹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罢官次常山寄郑叔详

閒身已置参军帻,归路仍推处士车。

石室散仙当醉起,试传消息过烟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偶成二首(其二)

此生弱草寄轻尘,辜负南山笋蕨春。

好去桃花破浪暖,清风明月不辜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