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宣武舞歌四首(其一)惟圣皇篇

惟圣皇。德巍巍。光四海。礼乐犹形影。文武为表里。

乃作巴俞肆舞士。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

进退疾鹰鹞。龙战而豹起。如乱不可乱。

动作顺其理。离合有统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宣武帝的盛大舞蹈表演,通过“惟圣皇”开篇,强调了皇帝的崇高地位与伟大德行。诗中以“德巍巍”形容皇帝的品德之高,象征着皇帝的光辉照耀四方。接着,“光四海”进一步强调皇帝的影响力遍及天下。

“礼乐犹形影”,形象地表达了礼乐与皇帝的紧密关系,如同形影不离,暗示了皇帝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推崇。紧接着,“文武为表里”,说明了文治武功并重,皇帝在内政外交上都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乃作巴俞肆舞士”点明了舞蹈表演的开始,这里的“巴俞肆舞士”指的是来自巴俞地区的舞者,他们的舞蹈技艺高超。随后,“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描绘了舞蹈中武器的排列,预示着即将展开一场充满力量与技巧的表演。

“进退疾鹰鹞。龙战而豹起”描述了舞蹈中的动作迅速而有力,犹如鹰鹞的迅猛飞翔,又如龙战时的激烈搏斗,豹子的突然跃起。这些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舞蹈的动态美和力量感。

“如乱不可乱。动作顺其理”强调了舞蹈虽然激烈,但始终遵循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不会陷入混乱之中,体现了舞蹈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离合有统纪”总结了整个舞蹈表演,意味着舞蹈中的分离与聚合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结构,整个表演既自由又有序,展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和组织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晋宣武帝舞蹈表演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也展示了古代舞蹈艺术的精湛与深邃,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收录诗词(119)

傅玄(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 字:休奕
  • 籍贯: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
  • 生卒年:217~278年

相关古诗词

晋宣武舞歌四首(其二)短兵篇

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逾飞电,回旋应规。

武节齐声,或合或离。电发星骛,若景若差。

兵法攸象,军容是仪。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晋宣武舞歌四首(其三)军镇篇

弩为远兵军之镇。其发有机。体难动。往必速。

重而不迟。锐精分镈。射远中微。弩俞之乐一何奇。

变多姿。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宣武象。

赞天威。

形式: 古风

晋宣武舞歌四首(其四)穷武篇

穷武者丧。何但败北。柔弱亡战。国家亦废。

秦始徐偃。既已作戒。前世先王鉴其机。

修文整武艺。文武足相济。然后得光大。

乱曰:高则亢。满则盈。亢必危。盈必倾。去危倾。

守以平。冲则久。浊能清。混文武。顺天经。

形式: 古风

晋宣文舞歌二首(其一)羽籥舞歌

羲皇之初。天地开元。罔罟禽兽。群黎以安。

神农教耕。创业诚难。民得粒食。澹然无所患。

黄帝始征伐。万品造其端。军驾无常居。是曰轩辕。

轩辕既勤止。尧舜匪荒宁。夏禹治水。汤武又用兵。

孰能保安逸。坐致太平。圣皇迈乾乾。天下兴颂声。

穆穆且明明。惟圣皇。道化彰。溅四海。清三光。

万几理。庶事康。潜龙升。仪凤翔。风雨时。物繁昌。

却走马。降瑞祥。扬侧陋。简忠良。百禄是荷。

眉寿无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