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送干寿道知州婺源》,描绘了婺源春天的美景和送别时的情境。首句“百滩春水不容舠”形象地写出春水上涨,滩头狭小,舟船难以通过的景象,展现出江河生机盎然。次句“滩上春红发小桃”则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春色,点染出一片春意盎然。
“龙尾磨云濡判笔”运用了比喻,将笔蘸墨比作龙尾吸云,暗示了知州的文采风流;“鱼须抽雪映宫袍”则以鱼须般的笔毫与洁白的纸张相映衬,烘托出官员的威仪。接下来,“神杉树密鸦啼晚”描绘了夜晚山中神杉林的静谧,鸦鸣声增添了幽深的氛围;“仙舍山深月出高”则写出了月升的景象,暗示了送别的时刻。
最后两句“使节梅花香里过,幼霞初日即岩嶅”以梅花香气和早起的朝霞为背景,烘托出知州出行的雅致,以及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新的任所如朝阳般崭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婺源的春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知州的祝福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