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昼见日,夜见星,妙高山色青又青。
便与么去,不惟打失鼻孔,亦乃失却眼睛。
且过在于何,黄河从源浊。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以日常景象和修行体验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在心境的感悟。"昼见日,夜见星"描绘了昼夜交替,暗示生活的轮回与宇宙的秩序。"妙高山色青又青"运用比喻,将高远的山色比作内心的清明,强调修行者应保持心境的纯净。
"便与么去,不惟打失鼻孔,亦乃失却眼睛",这里的"么"可能是指一种简化或纯粹的状态,诗人说若能如此深入修行,不仅会失去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执着,连对自我认知的固有观念也会淡化。"打失鼻孔"和"失却眼睛"都是形象的说法,意味着超越感官束缚,达到超脱的境地。
最后两句"且过在于何,黄河从源浊",以黄河源头的浑浊象征世间的纷扰,而修行者应如黄河水般,即使源头浑浊,也能在流经过程中逐渐清澈,寓意内心的净化和成长。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世俗中保持内心的清明。
不详
厨库对僧堂,三门朝佛殿。
南来与北来,一见一切见。
青山白云,红尘闹市,见成公案,理当即行。
为什么不知有,公验分明。
烹金之炉,铸人之模,净名一默。
国师三呼,你诸人又向甚么处摸索。
跛跛挈挈,列列??。跛跛挈挈处,匙挑不上。
列列??时,炎天散雪。
十有二年,来住此地,杨岐家风,未曾漏泄。
今漏泄,秤锤元是一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