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图二十四首(其九)大起

盈箱大起时,食桑声似雨。

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

呼儿刈青麦,朝饭已过午。

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

形式: 古风

翻译

当满箱的蚕宝宝开始长大时,吃桑叶的声音就像下雨一般。
春风悠然吹过,却不知养蚕的妇女如此忙碌。
她呼唤孩子割下青色的麦子,早饭时间早已过去,现在已是中午。
辛苦劳作换来的丝绸,让那些女子难以置信,她们曾只是穿着朴素的青裙女孩。

注释

盈箱:满箱的。
大起:开始长大。
食桑:吃桑叶。
声似雨:声音像雨点。
春风:春天的风。
老不知:不知道。
蚕妇:养蚕的妇女。
忙如许:如此忙碌。
呼儿:呼唤孩子。
刈:割。
青麦:青色的麦子。
朝饭已过午:早饭时间已过中午。
妖歌:美妙的歌声。
得:得到。
绫罗:丝绸。
不易:难以。
青裙女:穿着青裙的女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村中繁忙的季节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盈箱大起时",形象地写出蚕茧丰收的场景,如同箱子满载,暗示着蚕丝生产的丰盈。"食桑声似雨",运用比喻,形容蚕妇们采桑喂养蚕宝宝的声音嘈杂而密集,犹如春雨般连绵。

"春风老不知",春天的风似乎并未察觉到农事的紧迫,然而"蚕妇忙如许",她们的辛勤劳作却一刻不停。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呼儿刈青麦",描绘出全家老小共同参与农事的场景,"朝饭已过午"则揭示了她们工作时间之长,连午餐都来不及好好享用。

最后两句"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以"妖歌"形容纺织机的声音,意味着通过辛勤努力换来的丝绸织品,对于这些农妇来说是珍贵的,她们的付出换来了华丽的绫罗,但自己可能依旧穿着朴素的青裙。这既表达了对劳动妇女的赞美,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物质与精神的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对比,展现了古代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劳动者们的辛勤与坚韧。楼璹的诗风质朴,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45)

楼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织图二十四首(其七)分箔

三眠三起馀,饱叶蚕局促。

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柘添浓绿。

竹閒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形式: 古风

织图二十四首(其二十一)纬

浸纬供织作,寒女两髻丫。

缱绻一缕丝,成就百种花。

弄水春笋寒,卷轮蟾影斜。

人閒小阿香,晴空转雷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织图二十四首(其十四)择茧

大茧至八蚕,小茧止独蛹。

茧衣绕指柔,收拾拟何用。

冬来作缥絖,与儿禦寒冻。

衣帛非不能,债多租税重。

形式: 古风

织图二十四首(其十二)炙箔

峨峨爇薪炭,重重下帘幕。

初出虫结网,遽若雪满箔。

老翁不胜勤,候火珠汗落。

得閒儿女子,困卧呼不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