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寒

臞叟久不出,短帽半离披。

天公有新事,剪雪玉参差。

仰瞻银海眩,须臾肆寒威。

试呼缄口翁,时复一中之。

初如薝卜飘,终似白练驰。

阴气无所泄,乘风舞绥绥。

山明失紫翠,手板休拄颐。

溪流有层冰,艇子寸步移。

寒禽集深条,可怜翅翎垂。

拥炉回阳春,始觉温四肢。

我生仅再见,老农重嗟咨。

锦里杜子美,姑溪周紫芝。

文章江汉流,初不事支辞。

遗编可推究,古岂异今时。

无此雪与寒,何翅五吟诗。

宜瑞不患寡,写檄诛云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寒的景象,诗人张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冷与美丽。开篇“臞叟久不出,短帽半离披”,描绘了一位瘦弱的老者长时间未外出,帽子也已磨损,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冬日的寒冷。接着,“天公有新事,剪雪玉参差”一句,巧妙地将雪花比作天公剪下的玉片,既表现了雪花的晶莹剔透,又赋予了自然现象以诗意。

“仰瞻银海眩,须臾肆寒威”则通过视觉和感受的角度,展现了大雪覆盖的景象,以及寒气的凛冽。诗人进一步通过“试呼缄口翁,时复一中之”来表达对寒冷的适应与接受,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初如薝卜飘,终似白练驰”运用比喻,将雪花的飘落比作薝卜的飘散和白练的飞驰,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的动态美。接下来的几句“阴气无所泄,乘风舞绥绥。山明失紫翠,手板休拄颐”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雪景的壮丽与变化,山色因雪而变得模糊,手杖也不再需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溪流有层冰,艇子寸步移”描绘了冰封溪流的景象,艇子难以移动,形象地展示了严寒的威力。最后,“寒禽集深条,可怜翅翎垂”通过描写寒鸟聚集在树枝上,翅膀垂下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寂静与寒冷。

“拥炉回阳春,始觉温四肢”表达了在炉火旁取暖后,身体逐渐回暖的感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感慨“我生仅再见,老农重嗟咨”,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锦里杜子美,姑溪周紫芝。文章江汉流,初不事支辞”引用了杜甫和周紫芝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并强调了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描绘。最后,“遗编可推究,古岂异今时。无此雪与寒,何翅五吟诗。宜瑞不患寡,写檄诛云师”则总结了全文,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事(其一)

细雨饥寒色,忽被北风吹。

杨柳丝不长,免得成别离。

西家杼锦绣,东家粥文辞。

天地本无巧,人世嗟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书事(其二)

今年气候迟,五月寒尚在。

花柳已稀疏,轩窗颇潇洒。

提携一书箧,转盼十五载。

自拂蛛蝥去,文字生光彩。

名起致人嫌,俗冗令我浼。

袖手细旁观,小大立可待。

樵夫唱竹枝,渔人歌欸乃。

清适付傥来,浪语免后悔。

吾家儒代耕,官卑谨勤怠。

入夜倾碧香,聊用浇磊块。

形式: 古风

岁时书事(其一)

官居尽日閒,随意自消遣。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岁时书事(其二)

墙东古杨树,秋来已憔悴。

非无岁寒心,政以枝条脆。

阳春敷新荣,生育不择地。

依依杨柳枝,风前舞娇翠。

娇翠虽至柔,中有生生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