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吟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祐,人能行哉。

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

始知行义脩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言语符合仁德,行为遵循道义。上天保佑,吉祥无往不利。
言语违背仁爱,行为偏离正义。连天都不佑护,人还能有所作为吗?
有个叫商君的人,破坏道义,摧残仁德。制定的法律反而害了自己,最终身败名裂。
这才明白,实行仁义修持品德的人,才是增寿延年之人。

注释

言:言语。
失:违背。
仁:仁德。
行:行为。
义:道义。
自:来自。
祐:保佑。
吉:吉祥。
乖:偏离。
天且不祐:连天都不佑护。
商君:指商鞅。
贼:破坏。
弊:害。
车分其身:比喻身败名裂。
始知:才明白。
延年益寿:增寿延年。

鉴赏

这首诗名为《言行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中强调了言语和行为应与仁义相符合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言论与仁德相悖,行动违背道义,连上天都不会保佑,人的行为也将难以顺利。接着,诗人以商鞅为例,指出他虽制定严苛法律却导致自身衰败,暗示施行暴政者必将自食其果。

诗的核心观点是,坚持仁义之道并付诸实践的人,才是能够获得长久福祉的人。邵雍通过此诗倡导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言行一致,遵循仁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吉祥和长寿。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诈者吟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

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形式: 古风

辛酸吟

辛酸既不为中味,商徵如何是正音。

举世未能分曲直,使谁为主主心平。

形式: 七言绝句

还鞠十二著作见示共城诗卷

写象丹青未易偕,丹青虽写象情怀。

览君十首诗三遍,胜我再游乡一回。

故国不知新想望,家山如见旧崔嵬。

功名时事人休问,只有两行清泪揩。

形式: 七言律诗

进退吟

进退两途皆曰宾,何烦坐上苦云云。

低眉坐处当周物,掉臂行时莫顾人。

齿发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长春。

行于无事人知否,宠辱何由得到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