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岩夜闻声有感

苍宫环合碧崔嵬,风动空山隐转雷。

逸响已随天籁发,馀音犹和玉琴哀。

夜阑谁辨龙蛇势,岁久俱为栋柱材。

拟欲寻声问卢老,耳根清净了无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瑞岩听闻神秘声音的场景,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与哲思。

首联“苍宫环合碧崔嵬,风动空山隐转雷”,以“苍宫”、“碧崔嵬”描绘出瑞岩的壮丽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宏伟宫殿,被碧绿的山峦环绕。接着,“风动空山隐转雷”一句,通过风动山间,隐含着雷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中蕴含力量的氛围。

颔联“逸响已随天籁发,馀音犹和玉琴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这里的“逸响”指的是超凡脱俗的声音,它随着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响起,仿佛是天地间的和谐共鸣。“玉琴哀”则暗示了声音中蕴含的情感,如同古琴演奏时的哀怨,引人深思。

颈联“夜阑谁辨龙蛇势,岁久俱为栋柱材”,将听觉体验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夜深人静之时,难以分辨声音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就像岁月流转,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最终成为支撑大厦的栋梁。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尾联“拟欲寻声问卢老,耳根清净了无猜”,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声音背后的故事,寻找一位智者(卢老)来解答心中的疑惑。然而,最终他意识到,真正的答案或许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通过聆听自然,心灵得以净化,无须外求。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反省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在瑞岩听闻的声音,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入探讨了时间、情感、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

李端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上方壁

寓居萧寺便为家,问舍求田事未涯。

平昔孤踪犹可表,少年豪气不须誇。

雪消野径生春荠,风动荒林噪晚鸦。

极目悠然千里思,祇将诗句傲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留题净应寺

方床藤枕梦蘧蘧,睡足高堂乐有馀。

茶乳泛瓯香篆息,明窗重理读残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储福宫玉真公主像

弃形如遗但养神,阿兄烂醉梨园春,人百撼之耳不闻。

何物女子乃独醒,径来穷山卧白云,不见渔阳胡马尘。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宫徙渎山方得地,阁藏宸翰不知年。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