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梅天气雨初收,何处蛙声隔水楼。

鼓吹翻嫌惊好梦,公私谁为乱閒愁。

薰风候已违花信,碧草凉应动麦秋。

赤鲤闻雷争变化,尔能烧尾跃云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梅子成熟季节的景象,以及蛙鸣声与人们宁静生活的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

首句“熟梅天气雨初收”,点明了时节与天气状况,梅子成熟之际,雨水渐止,预示着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即将展开。次句“何处蛙声隔水楼”则以蛙鸣声作为背景音符,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远处传来的声音,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动与遥远感。

接下来,“鼓吹翻嫌惊好梦,公私谁为乱閒愁”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蛙鸣声比作鼓吹,暗示其可能打扰到人们的宁静生活,引发对好梦被惊扰和日常琐事带来的愁绪的思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触及了人类情感层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薰风候已违花信,碧草凉应动麦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薰风(温暖的南风)的到来标志着花期的结束,而碧绿的草地在凉意中似乎预示着麦季的到来。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赤鲤闻雷争变化,尔能烧尾跃云不”两句,以赤鲤(传说中的鲤鱼)听到雷声后争先恐后变化为龙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觉醒与追求。诗人借此表达出对个人成长与追求的期待,以及对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夏日雨后的宁静与生机,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

张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遣兴

白云流水度虚屏,小坐池边眼自醒。

春事不知浑入夏,青虫无力堕槐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秋夜

豆花雨过晚生凉,林馆孤眠怯夜长。

自是愁多不成寐,非缘金井有啼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蚕

桃花落尽日初长,陌上雨晴桑叶黄。

拜罢三姑祭蚕室,渐笼温火暖蚕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月下闻蝉

林叶净堪数,山蝉吟未休。

今宵且趁月,明日恐惊秋。

咽露忽沈树,因风旋入楼。

念能枯得尽,总是不关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