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收录在《病中诗十五首》中。诗中的意境非常独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登山临水分无期”一句,表明诗人常常攀登高山,面对流水,但却没有确定的时刻能够与友人相聚。这里的“分无期”也隐含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
“泉石烟霞今属谁”这句,则通过描写自然之美,暗示着诗人的孤寂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泉水、岩石、云雾、花香,这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但在此刻,它们似乎已经不再属于任何人,反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
“君到嵩阳吟此句”一句,诗人希望朋友到了嵩山之时能够吟诵这句话。这里的“嵩阳”,是指嵩山,这里也可能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与教二十六峰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告知那二十六座山峰的神灵,让它们成为传递诗人心意的媒介。这既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和对友情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以及对无法实现相聚的无奈。同时,这也体现出了白居易擅长的平民化、通俗化的诗风,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