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厅看竹效孟郊体和永叔

苍苍庭中竹,事莫叹迟速。

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

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

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

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

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

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

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

形式: 古风

翻译

茂密的庭院中竹子青翠,世间事不必感叹快慢。
它们不像栏杆下的草,每年都会绿意盎然一次。
早晨花开灿烂,傍晚随风飘落,
哪比得过饱经霜雪的竹子,无论冬夏都如玉般清寒。
是谁在官舍种植了这些竹子,原本应靠近山岩的屋旁。
一天没有它们都不行,欣赏它们的潇洒姿态总是不够。
阮生难道真愚笨,只愿在林中醉饮醇酒。
我应当在明月之夜,把床移到这里过夜。

注释

苍苍:茂盛的样子。
事莫叹迟速:世间事无需感叹快慢。
栏下草:指庭院中的草。
一岁一回绿:一年换一次新绿。
饱霜雪:经历严寒霜雪。
官舍:官府的住所。
岩屋:靠近岩石的房屋。
萧洒:潇洒,自在。
阮生:古代文人名,这里泛指有闲情逸致的人。
醽醁: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刑部厅看竹效孟郊体和永叔》,通过对庭中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屈品质的赞美。首句“苍苍庭中竹”描绘出竹子青翠繁茂的形象,接下来通过“事莫叹迟速”,表达了竹子生长虽不急不躁,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节奏。诗人以“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对比,强调竹子四季常青,生命力顽强。

“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描绘了竹子开花凋落的自然景象,暗示其顺应时节的变化。然而,诗人更欣赏竹子在严寒中的姿态,“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认为它经受霜雪更能显现出坚韧之美。

“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暗指竹子本性耐寒,适合生长在山岩边,与官舍为邻,寓意其清高品格。最后两句“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觉得每天观赏都不够,甚至希望能在明月之夜,移床到竹林中住宿,进一步亲近竹子的风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敛和对自然的崇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其二)

摇摇墙头花,一一如舞娥。

春风买艳逸,艳逸此何多。

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

日光苦给给,鲁叟白波波。

人生若朝菌,不饮奈老何。

杨雄寂寞居,岂若阮生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其一)

摇摇墙头花,茜茜有好色。

高枝笑粲粲,低枝明皪皪。

但与风相撩,不与风相得。

风吹莫苦急,游子叹日昃。

彭祖与颜回,相去犹瞬息。

每观形影篇,曷在神所释。

不可废我吟,毕竟焉免白。

形式: 古风

刘八饮将散分得非休沐不得会

君非休沐时,兹会岂能得。

我无官局萦,幸尔预欢适。

莫辞冲雨归,归时乌帽侧。

形式: 古风

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放言破崖岸,尘事尽磨刮。

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

竟日坐衡茅,同心异胡越。

吾道今不孤,长吟为君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