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

忽惊九日当今日,同在他乡望故乡。

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

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

不是避喧来此地,无妨览胜到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羽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与友人吴逸人在道场山上共同赋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忽惊九日当今日,同在他乡望故乡”,开篇点题,诗人惊讶于今日恰逢重阳佳节,而自己却身在他乡,不禁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节日氛围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颔联“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通过壮丽的山河景色,展现出广阔的自然风光。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百里的山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万家城郭映衬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颈联“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转而描写山中寺庙的静谧景象。帷间微风轻拂,似乎能听到仙灵之语,寺内树木稀疏,佛香飘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不是避喧来此地,无妨览胜到斜阳”,诗人解释了自己来到此处并非为了逃避喧嚣,而是为了欣赏美景直至夕阳西下。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当下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一片宁静,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月晦日雪

不肯凝祥向腊前,却来呈瑞入新年。

开妆已落梅花后,学舞争居柳絮先。

乍积欲迷芳草地,易消应避艳阳天。

遥知大辂躬耕处,共贺瑶华满舜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中怀周大使倬

忆君官舍傍苔矶,正是天寒雪拥扉。

堂上客来公吏散,山前市罢估船稀。

宦情淡薄同流水,乡思苍茫对夕晖。

岁晚荒村无可寄,拟将诗句托鸿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雨中言怀

邑里萧条民未复,斋居卑湿病相牵。

客愁连月唯闻雨,农事关心拟问天。

自幸拙耕终岁饱,更惭中酒日高眠。

不才如此真堪弃,敢负明峕费俸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菁山石梯阁与方二彝徐七贲周二复夜坐陪赋

忽逢晦日惊春尽,为倚高窗到夜分。

东崦平连西崦树,上方遥见下方云。

涧声人语空中辨,花气林香暗里闻。

莫道暂时留爱赏,移家终拟避尘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