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力以现他方。

真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

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

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

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鉴赏

这首诗《行香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文殊菩萨的形象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与追求。诗中描绘了文殊菩萨的神迹,以及修行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解脱、往生净土的理想境界。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开篇即点明文殊菩萨的超凡脱俗,其神通之力遍及四方。“神通力以现他方”强调了菩萨的广大影响力,以及其对众生的庇护与教化。“真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形象地描绘了文殊菩萨的庄严形象,金毛师子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珠光则代表了其内心的光明与慈悲。

“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这里描述了众生对文殊菩萨的崇敬与膜拜,他们以宝盖为象征,表达对菩萨的尊敬,同时“绝名香”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的是内在的净化而非外在的仪式。

后半部分“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表达了修行者个人的意愿与决心,他们放弃世俗的追求,一心向佛,寻求精神上的富足与解脱。“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来世能够生于净土,成为佛法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整体而言,《行香子》通过文殊菩萨的故事,传达了佛教中对于智慧、慈悲与解脱的深刻理解,以及修行者对于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长生不似无生理,休向青山学炼丹。

形式: 押[寒]韵

暮宿清凉院

野客閒来日,山房落叶中。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证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

□迷将觉路,语默在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在端州知家累以九月九日发衡州因寄

菊花开日有人逢,知过衡阳回雁峰。

江树送秋黄叶少,海天迎远碧云重。

音书断达听蛮鹊,风水多虞祝媪龙。

想见病身浑不识,自磨青镜照衰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题北峰黄道士草堂

清溪道士紫微仙,暗诵真经北斗前。

坛上独窥华顶月,雾中潜到羽人天。

飞流夜落银河水,乔木朝含绛阙烟。

会了浮名休世事,伴君閒种五芝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