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

山川远地由来好,富贵当年别有情。

了却人间婚嫁事,复归朝右作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暂时离开鸳鸯和鹭鸟的仙境,忽然率领军队镇守广东城池。
福建岭南夏日云彩迎接黑色的官帽,建溪边秋天的树木映衬着红色的旗帜。
遥远的山水之地自古以来就风景优美,当年的富贵人生别有一番情感。
完成人间的婚嫁事务后,我将再次回归朝廷担任高官。

鉴赏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送唐舍人出镇闽中》,反映了古人离别时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大自然美好山川的赞美。

"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急遽的离别场景。"鸳鹭"通常指水鸟,这里可能是比喻远行的人;"蓬瀛"则是一个地名,也可以理解为某个地方的界限。"貔貅"是一种神兽,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官职或权威,"镇粤城"则表明友人将去的地方是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整体上,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朋友即将踏上远行的氛围。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接下来的四个字"闽岭"指的是福建地区的山脉;"夏云"则给人以轻盈、柔和之感。"迎皂盖"可能是形容山间云雾如同古代官员所戴的皂盖一般,显得庄重而神秘。"建溪秋树映红旌"中,"建溪"是地名;"秋树"则带给人一种收获与丰富的感觉。"映红旌"可能指的是夕阳下树木的倒影,或者是某种旗帜的映照,都营造了一种辉煌的景象。

"山川远地由来好,富贵当年别有情":这两句诗转折出一层新的意境。"山川远地由来好"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于远方所带来的神秘感受;"富贵当年别有情"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往荣华生活的回忆与怀念,似乎在说,那些曾经拥有的一切荣耀与财富,都与现在的情感不同,表达了一种淡然和超脱。

"了却人间婚嫁事,复归朝右作公卿":末尾两句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了却人间婚嫁事"可能意味着将要摆脱或结束世俗的羁绊,比如婚姻等;"复归朝右作公卿"表明友人将会回到朝廷,担任高官(公卿),这在古代社会是极高的地位和荣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閒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深法师游南岳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

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景玄师东归

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

山下偶随流水出,秋来却赴白云期。

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

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

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

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

烟开鳌背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

想见扶桑受恩处,一时西拜尽倾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