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萃秀才惠诗次韵酬之一首

病骥伏长坂,悲鸣想戎轩。

游鱼落枯肆,堕泪临河坟。

人生道脩阻,趼足穷昆崙。

沈渊探骊颔,一跌万鬼邻。

我老不解事,区区算沙尘。

读书亦良苦,内视馁且贫。

为文富诙笑,初不救否屯。

尔来自箴切,习气不复存。

方将补黥劓,寂兀谢世纷。

朝露视穷达,春冰释痴嗔。

君胡创推激,发我惰与昏。

如君东吴秀,俊拔昔所闻。

名驹始就秣,意气已不群。

抗脏市门客,岂堪同日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周萃秀才惠诗次韵酬之一首》。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周萃秀才赠诗的感怀与回应,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深思。

首句“病骥伏长坂,悲鸣想戎轩”,以病马比喻自己,身处逆境,内心充满悲凉,如同战车旁的马儿在长坂坡上哀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接着,“游鱼落枯肆,堕泪临河坟”两句,通过游鱼坠入干涸的池塘、泪水滴落在荒凉的坟墓前,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

“人生道脩阻,趼足穷昆仑”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即使走到最高峰(昆仑山),也难免脚底生茧,饱受艰辛。接下来的“沈渊探骊颔,一跌万鬼邻”两句,运用了“骊龙颔珠”的典故,象征着追求知识或真理的艰难过程,一旦失足,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我老不解事,区区算沙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渐长、对世事理解有限的自嘲,同时“读书亦良苦,内视馁且贫”则反映了读书求知之路的艰辛,内心的空虚与物质的匮乏。接下来的“为文富诙笑,初不救否屯”表明了诗人虽然善于用幽默化解困境,但并未能真正摆脱生活的困顿。

“尔来自箴切,习气不复存”是对友人周萃秀才的赞美,认为他能够自我反省,摒弃不良习惯。而“方将补黥劓,寂兀谢世纷”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远离尘嚣,过上宁静的生活。

“朝露视穷达,春冰释痴嗔”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将人生比作短暂的朝露,无论穷困还是富贵,最终都将归于平静。最后,“君胡创推激,发我惰与昏”表达了对友人激发自己积极性的感激之情。

“如君东吴秀,俊拔昔所闻”是对周萃秀才才华的赞誉,称其为东吴地区的杰出人才,过去就有耳闻。而“名驹始就秣,意气已不群”则以名马比喻,说明周萃秀才虽刚起步,但其志向和气度已非同凡响。“抗脏市门客,岂堪同日论”则表达了对周萃秀才独特个性和才能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与他人无法相提并论。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深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秋雨三首(其一)

细字忽难读,松窗失朝晖。

开帘视天宇,屯云凝如黳。

霏微乍喷洒,翕忽看淋漓。

斯须建百川,中庭即方池。

秋雷亦动地,势汹万鼓鼙。

虚檐忽无声,苍狗变白衣。

飘摇露穹碧,凉飙洗蒸炊。

雨师真解事,作止适所宜。

形式: 古风

秋雨三首(其二)

十日丽辰次,如环了无端。

人言秋甲子,畏湿不畏乾。

向来谯门道,旁立三尺坛。

故勤壁间缘,一起泥中蟠。

青衣跃且躁,有如沐猴冠。

先声忽洒道,直此辰与干。

迩来未旬浃,三见急雨寒。

黄流抺河草,连樯度平澜。

良苗有佳色,未觉千亩宽。

时旸亦须早,无使江湖翻。

形式: 古风

秋雨三首(其三)

华首三不遇,求田亦良图。

莫嗔湖海士,豪气故不除。

扶犁本吾事,二顷终胜无。

绕舍生蒿蓬,闭门种英芜。

从渠百尺楼,笑此蜗牛庐。

吴中久卜邻,会从故人居。

荆溪一廛地,傥与求羊俱。

屠门过大嚼,一雨喜有馀。

正恐二三子,联翩蹑云衢。

空令千里驾,怅望黄公垆。

形式: 古风

过红梅阁一首

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

能使死瓦色,化为明艳姿。

寒枯出繁秀,巧与节物期。

江梅故幽独,绰约不自持。

居然北枝后,迨此白日迟。

春风日浩荡,醉色回冰肌。

清妍有馀态,众芳谢凡卑。

凭虚一回睇,俯仰岁月驰。

所恨培雪根,向来岁寒枝。

差池弄芳晚,坐令颜色移。

颜色故妩媚,幽香无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