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并州道中寄荆门舍

圣明神武尚营边,我是何人不控弦。

身著貂裘随十万,心思白社隔三千。

云沉古戍初寒日,雁下平陂欲雪天。

却为恩深归未得,许随车骑勒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边疆的士人,虽身着貂裘,但内心却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边塞的景色,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圣明神武尚营边”点明了边防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可能与边防有关。接着,“我是何人不控弦”一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身份的谦逊认知,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自我贬低的情绪。

“身著貂裘随十万”描绘了主人公随军出征的场景,貂裘象征着贵族或官员的服饰,与“十万”大军形成对比,既显其地位之高,也暗示了边疆战事的规模宏大。“心思白社隔三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白社是古代指代家乡的地方,三千的距离则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深远。

“云沉古戍初寒日,雁下平陂欲雪天”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边塞冬日的凄冷氛围,同时也寄托了主人公对家乡温暖的向往。云沉、雁下、欲雪,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也暗含了主人公心境的孤寂与哀愁。

最后,“却为恩深归未得,许随车骑勒燕然”表达了主人公虽然深受君王恩宠,却因战事未了而无法归家的遗憾。勒石燕然,典出《后汉书·窦宪传》,原指窦宪北伐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这里借指立功边疆,以期早日归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思乡之情,具有浓郁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子智鲁中使院前凿池种芦之什

鉴地栽芦贮碧流,临轩一望似汀洲。

窗笼好映淮南树,疏野偏宜海上鸥。

历历迎风欹枕晓,萧萧和雨卷帘秋。

君看范蠡功成后,不道烟波无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长安感怀

家寄东吴西入秦,三年虚度帝城春。

流光渐渐到华发,离恨萧萧生白蘋。

楚梦觉来愁翠被,越吟声尽怨芳尘。

更闻玉笛吹明月,一曲风前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徐州流沟寺

古寺层层结构劳,土冈前面峻如濠。

露云竹翠石桥冷,风起松声山殿高。

日色动廊开木槿,夜阴生院结蒲桃。

西龛禅客不相得,一片旧阶行几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贫居遣愤

筑室枕隋流,贫居喜自由。

未为齐国晏,争免鲁人丘。

不畏长堪耻,无成久更羞。

家须男子继,国合丈夫忧。

苟利他相与,诛当我自求。

轮回翻碍直,剑折却思柔。

老虎终开眼,微虫会叩头。

但令吾舌在,何畏不封侯。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