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十首(其六)

锦为行障绣为衾,不杀猩猩色已深。

花谱扬名居一品,药栏才见赏千金。

谁忘正为褰珠箔,得意惟能挑玉琴。

洛水桥南三月里,两无言语各知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锦绣被面如屏障,刺绣床单色彩浓。
花卉图谱位列上品,药园草药价值千金。
无人忘怀掀珠帘,心满意足弹奏玉琴。
洛河之南三月春,两人默默心相印。

注释

锦:精美的丝织品。
障:屏障,遮挡物。
绣:刺绣。
衾:被子。
花谱:花卉图谱。
居一品:位列第一等。
赏:评价,赏识。
千金:极高的价值。
谁忘:谁能忘记。
正:恰好,正好。
褰:掀起。
珠箔:珠帘。
得意:心满意足。
挑:弹奏。
玉琴:美玉装饰的琴。
洛水:古代河流名,洛阳附近。
桥南:桥的南边。
三月里:春季。
两无言语:两人无言。
各知心:彼此心意相通。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赏之乐的诗句,通过对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锦为行障绣为衾,不杀猩猩色已深。" 这两句以精致的织品和珍稀的动物毛皮作为铺陈,表现出的是一种奢华而宁静的生活氛围。其中,“不杀猩猩”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怜悯之心。

"花谱扬名居一品,药栏才见赏千金。" 这两句则通过对珍贵花卉和药材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谁忘正为褰珠箔,得意惟能挑玉琴。" 在这里,“褰珠箔”与“挑玉琴”都是古代文人的雅兴所在,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享受和心灵愉悦的追求。

最后两句 "洛水桥南三月里,两无言语各知心。" 则以洛水桥南作为背景,以“不言而喻”的方式传递出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深厚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物质享受、艺术追求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悠闲、宁静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生活场景。

收录诗词(143)

宋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牡丹诗十首(其五)

澹黄容止间深檀,妥媠香红露未乾。

和泪似嫌春渐老,向人如说夜来寒。

妆成有样教天媛,礼绝无心下国兰。

针绣笔描俱未是,好风相倚笑边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牡丹诗十首(其四)

烟容粉态傍歌楼,半似窥人半似羞。

把笔乍题先巧笑,凭栏微唤不回头。

吹乾玉笛香犹在,槌破灵鼍爱未休。

更得黄鹂将粉蝶,东西南北说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牡丹诗十首(其三)

春心相惜最相亲,湘叶匆匆换翠裙。

双蒂喜如嫔二女,一枝愁似寡文君。

艳繁谁卷真珠看,香好曾歌琥珀闻。

深染鲛绡笼玉槛,莫教飞去作卿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谁将枝叶染还裁,却使馨香次第来。

春柄定教三月主,天心合与一齐开。

如何零露方滋菊,岂得东风不为梅。

低蹙艳容愁似语,也疑由命不由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