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为关怀民生,特别是对于遭遇轻微歉收的获嘉等县农民的租税减免政策。诗中体现了皇帝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官员执行政策的严格要求。
首句“我过直?时,蠲租别次第”,描绘了皇帝亲自过问,决定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减免租税的情景。接着,“丰收普免三,歉收更加二”表明了对于丰收年份,农民可以普遍免除三成的租税;而对于歉收年份,则会额外增加减免两成,以减轻农民负担。
“前临丰乐镇,凭舆觇稔岁”描述了皇帝亲赴丰乐镇,通过观察来了解当地收成情况。这体现了皇帝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是用生欢颜,免三均示惠”则表达了减免租税后,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体现了政策的普惠性。
接下来,“迩日遵河北,观民每驻辔”描述了皇帝巡视河北各地,每到一处都停下脚步,关心民众生活。这反映了皇帝对全国各地区民生状况的关注。“沙田馀稚苗,场圃鲜硕穗”描绘了农田中尚存幼苗,而收获的庄稼却显得稀少,暗示了轻微的歉收情况。
“问知秋雨稀,谷价因以贵”说明了歉收的原因是秋季雨水稀少,导致粮食价格上升。接下来,“休助有古训,加蠲亦近例”引用古代的教诲,强调在困难时期增加减免是符合传统智慧的。
最后,“亟颁十行诏,更敕一方吏”表示皇帝迅速颁布诏令,要求地方官吏严格执行减免政策。“惠民不吝恩,施恩善推类”总结了主旨,表达了皇帝慷慨施恩于民,且在施恩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治理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