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公无渡河》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通过黄河渡河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弱点与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
开篇“黄河东入海,昼夜流不息”,以黄河的奔腾不息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尽循环。接着,“高风忽然来,烟浪迷天色”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莫测,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悲剧。
“公乎嗜饮狂以痴,提壶便欲径渡之”揭示了主人公的疯狂与冲动,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渡过黄河,表现出人性中难以控制的欲望与冲动。随后,“妻随止之不可得,竟以溺死堪伤悲”描述了悲剧的发生,妻子试图阻止却未能成功,最终溺水身亡,留下无尽的悲伤与遗憾。
“堪伤悲,恨无已,弹罢箜篌还赴水”进一步深化了悲剧的氛围,主人公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选择再次走向死亡,以箜篌的哀鸣作为对生命最后的告别。结尾“可怜遗调至今传,尚有哀声惨人耳”则表达了对这段悲剧的长久记忆与共鸣,即使时间流逝,那哀伤的旋律仍能触动人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残酷,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欲望与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