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吴家兄弟

朱门连属南昌郡,东湖褒贤拔高峻。

西山卷帘入栏楯,富贵遮人不容进。

我初见之不敢瞬,吴家诸郎特风韵。

戏语嘲之终不愠,笔锋落处风雷趁。

冰华百番一挥尽,红妆聚看眼波俊。

一堂喧阗客欢甚,大厦吞风檐月近。

君看渥洼本龙孕,俗马那能著神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家兄弟的才华与风度,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诗中以“朱门”、“东湖”、“西山”等自然景观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富贵而高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吴家兄弟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家族背景。

“朱门连属南昌郡,东湖褒贤拔高峻。西山卷帘入栏楯,富贵遮人不容进。” 开篇即以“朱门”、“东湖”、“西山”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豪华而尊贵的环境,暗示吴家兄弟所处的优越地位。同时,“富贵遮人不容进”一句,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吴家兄弟才华的赞美。

“我初见之不敢瞬,吴家诸郎特风韵。戏语嘲之终不愠,笔锋落处风雷趁。” 接着描述诗人初次见到吴家兄弟时的震撼感受,以及他们独特的风度和才华。即使在开玩笑或嘲讽时,吴家兄弟也不生气,展现出他们的大度和自信。诗人的笔触如风雷般迅速,形象地表现了吴家兄弟艺术创作的敏捷与力量。

“冰华百番一挥尽,红妆聚看眼波俊。”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吴家兄弟在艺术创作中的精湛技艺。他们如同挥洒自如的画家,将各种色彩和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引得旁观者赞叹不已。其中,“红妆聚看眼波俊”更是生动地展现了作品的魅力和观赏者的陶醉之情。

“一堂喧阗客欢甚,大厦吞风檐月近。” 最后两句描绘了吴家兄弟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热烈反响。整个大厅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大厦都能感受到微风和月光的亲近,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展现了吴家兄弟的才华、风度以及他们艺术作品的魅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香城怀吴氏伯仲

西山遭雾雨,形胜久抑郁。

云开谁使令,千峰为子出。

骨瑛淡如秋,谈笑极强倔。

扶提登高阁,慷慨问陈迹。

特欣昙显醉,不受澄观律。

加额想诸郎,豪气洗寒乞。

新庄花成轮,春生梦蝶室。

清境乃不游,万壑同称屈。

洪崖清不杀,笑傲时出没。

路逢骑雪精,挟以两橘栗。

形式: 古风

大雪晚睡梦李德修插琼花一枝与语甚久既觉作此诗时在洞山

穷年踏黄尘,旅卧每自鄙。

此山颇岑寂,饮食亦清美。

瘦藤当一折,且作终老计。

晓堂看春雪,秀色净窗几。

炉暖倚蒲团,颓然成坐睡。

君从何所来,会我清梦里。

琼花斜袅帽,眸子湛秋水。

伊予杂欢笑,应阿竟何事。

忽然长揖去,惊觉在千里。

人生孰非梦,安有昏旦异。

心知目所见,历历皆虚伪。

他日或相逢,何殊开睫寐。

此诗当见渠,一展笑相视。

形式: 古风

汪履道家观所蓄烟雨芦雁图

西湖漠漠生烟雨,浦浦圆沙凫雁聚。

今日高堂素壁间,忽见西湖最西浦。

翩翻两雁方欲下,数只飘然掠波去。

独馀一只方稳眠,有梦不成亦惊顾。

萧梢碧芦秋叶赤,青沙白石纷无数。

我本江湖不系舟,尔辈况亦江湖侣。

令人便欲寻睿郎,呼船深入龙山坞。

形式: 古风

苏子平汪履道试李潘墨

南阳国师古禅伯,玉殿以棋聊戏客。

客虽四海棋绝伦,我解两奁俱用黑。

侍臣大惊帝微笑,客亦袖手吁莫测。

黑中优劣自能分,正似苏汪今试墨。

老潘气韵凌阿宽,二李不平有矜色。

坐令好事旁舍郎,瞠视无言受巾帼。

我非南阳不能辨,以手扪头空叹息。

径当相携诣瞽叟,夜半一辨须明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