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平汪履道试李潘墨

南阳国师古禅伯,玉殿以棋聊戏客。

客虽四海棋绝伦,我解两奁俱用黑。

侍臣大惊帝微笑,客亦袖手吁莫测。

黑中优劣自能分,正似苏汪今试墨。

老潘气韵凌阿宽,二李不平有矜色。

坐令好事旁舍郎,瞠视无言受巾帼。

我非南阳不能辨,以手扪头空叹息。

径当相携诣瞽叟,夜半一辨须明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棋局比试,以棋喻人,寓含哲理。诗中通过“南阳国师古禅伯”与“四海棋绝伦”的客人的对弈,展现了高超的棋艺和深邃的智慧。皇帝的微笑与侍臣的惊讶形成对比,凸显了棋局的神秘与高妙。诗人巧妙地将棋局与苏轼、汪履道、李宽、李蟠等历史人物的墨迹相联系,以“正似苏汪今试墨”一句,不仅增加了诗的文学色彩,也暗示了棋局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诗中的“老潘气韵凌阿宽,二李不平有矜色”,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棋手们不同的气质与态度,既有老潘的从容不迫,又有李宽、李蟠的自信与骄傲。而“坐令好事旁舍郎,瞠视无言受巾帼”,则通过旁观者的反应,进一步烘托出棋局的精彩与震撼力,甚至让男性旁观者都感到自愧不如,仿佛被赋予了女性的谦逊。

最后,“我非南阳不能辨,以手扪头空叹息。径当相携诣瞽叟,夜半一辨须明白。”表达了诗人对于棋局的不解与渴望深入理解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棋局背后深刻哲理的探索精神。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棋艺的高超,更蕴含了对智慧、文化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隆上人归省觐留龙山为予写起信论作此谢之

芙蓉阿隆耽两耳,急性天然缓如苇。

怀亲径归不肯留,少留龙山今月矣。

新交未数故人稀,睡足明窗临棐几。

管城落帽为微笑,便觉金光走龙尾。

试校鹅经拂硬黄,传此宝书千馀纸。

纸光叶叶揭筠膜,字工戢戢行冻蚁。

胜公昔读龙宫文,百本妙谈此其髓。

流落人间今几年,此去西天十万里。

我寄闲房古寺中,阆风著毡自当止。

自非道人三昧力,此书何以能至此。

炷香一读万缘空,海印发光初按指。

愿君垢尽鸡出燖,亦于此法信根起。

生生要续无尽灯,照了无明痴种子。

形式: 古风

送元上人还桂阳建转轮藏

赵州饱丛林,懒墯亦惯便。

起步作欠伸,藏经终一遍。

投子犹可骇,手足未舒展。

但于数字中,演出五千卷。

两翁古禅伯,措置令人羡。

安知尘尘中,法轮常自转。

无数妙章句,函匦金碧昡。

芥子琉璃瓶,历乱齐发现。

颇怪老龙华,底事别营建。

幻出诸鬼物,奇状分百变。

疾驰并推毂,过目等飞电。

万众初错愕,熟视生悲恋。

譬如观写照,笔下出眉面。

争贵纸上容,活者反弃贱。

乃知像教末,妙理蔽浮浅。

要令齿发辈,种性受熏炼。

元禅今南归,酬此夙所愿。

我作送行诗,败墨磨破砚。

诗成一大笑,相顾春风软。

会看出谈笑,错落照深殿。

想见午梵清,随喜时绕漩。

形式: 古风

赠净上人

金华上人牧羊伴,来寻江南好山看。

西湖毛骨漱秋光,野鹤精神照冰段。

嗟余尘事苦相羁,槁项苍颜老路岐。

二年来往南州浦,古寺閒行三见之。

生涯初不受尘垢,到客跏趺听秋雨。

玉轴已閒经半掩,银叶未寒烟一缕。

云泉佳处包当解,未暇从人觅钱买。

不嫌高笑常垢污,与子俱载归东吴。

形式: 古风

赠器之禅师

器禅鄱水来,一钵自笑傲。

偶然家此山,十见青林槁。

寒骨耸诗律,枯笔作行草。

韵如绛阙容,日月不能老。

伊余曾闻名,再见遂倾倒。

情高付无求,语妙知有道。

兹山得君居,便觉山愈好。

何时卜东岩,邻径云共扫。

时时从君游,吐词觅遗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