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一)

西界群山半削成,平居怅望指高青。

银河上水通三石,玉笋馀云散五星。

旷岁移家方失路,连城带甲此谭经。

不图颠沛流离日,树色溪光满户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病中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思考。首句“西界群山半削成”,以简练之笔勾勒出群山峻峭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接着,“平居怅望指高青”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平时对远处青山的向往和思念之情,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

“银河上水通三石,玉笋馀云散五星”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将银河、水、石头、云彩等自然元素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空图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旷岁移家方失路,连城带甲此谭经”则转而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反思。“旷岁”表明时间的漫长,“失路”则暗示了人生的困惑与不确定。同时,通过“连城带甲”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政治层面的思考,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出路的决心。

最后,“不图颠沛流离日,树色溪光满户庭”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即使是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依然能够从周围的自然景观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39)

潘伯脩(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脩。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字:省中
  • 籍贯:黄岩

相关古诗词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二)

长忆灵岩对卷帘,客居还此面晴尖。

雨分西崦泉鸣屋,风借南邻竹盖檐。

病写乌丝清欲苦,眠抛白羽黑初甜。

乱离未觉三迁定,行就君平试一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三)

乔木龙皮络翠烟,昔人成立等升天。

芝兰玉树看盈畹,騄駬骅骝不受鞭。

垂老托身书满屋,平生好客坐无毡。

诸君有意怜衰白,惟有丹青照暮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四)

巷南巷北长相见,友谊金张旧最深。

黄奥忆穿桐岭宿,乌岩行对竹溪阴。

人烟接壤通江路,兵火无家共越吟。

拟向清秋一疏散,不堪华发病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五)

杨溪积雨绿于苔,乱竹梢梢不遣栽。

自爱水风横笛语,欲乘秋涨刺船来。

眠从朱老诗浇泼,书及黄郎使往回。

困饿只馀皮骨在,故人初见恐惊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