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翻译

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
远去的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注释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
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王孙别后,音信断绝,令人想起春日桑叶初生时分的陌上离别。
何许,何处。
柔桑,嫩桑。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陇头,即陇山,在今陕、甘交界处。
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悲思而歌,则有绝死者。
此处借之抒发离别之痛。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夜月光下梨花如雪的静谧画面,透出淡淡的哀愁。"三更月"营造了寂静的夜晚,"梨花雪"则象征着洁白无瑕的纯洁和凄美的离别。"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借杜鹃鸟的悲鸣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其哀婉之情仿佛能触动人心。

接下来,词人对远方的恋人发出疑问:"王孙何许音尘绝",表达了对对方音讯全无的深深忧虑。"柔桑陌上吞声别"描绘了两人在桑树小路上无声地告别,那份无声的痛楚更加深了离别的伤感。最后,"陇头流水,替人呜咽"以流水声作结,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流水似乎也在为他们的离别而悲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对失去联系的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贺铸的词风深情而哀婉,这首《忆秦娥·子夜歌》便是其情感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

隔水桃花□□□。□□□□□,□□□。

□妆飞鹊镜台前。□□□,□□□□□。

□首已依然。断云疏雨后,更闻蝉。

□□□叶付漪涟。驰寄与,人住玉溪边。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

一叶西风生嫩凉。彩舟旗影动,背斜阳。

溪流几曲似回肠。高城远,今夜为谁长。

正节号清狂。苎萝标韵美,倚新妆。

月华歌调转清商。尊酒畔,好住伴刘郎。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其一)

玉指金徽一再弹。新声传访戴,雪溪寒。

两行墨妙破冰纨。牵情处,幽恨寄毫端。

昵语强羞难。相逢真许似,镜中鸾。

小梅疏影近杯盘。东风里,谁共倚阑干。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

飘径梅英雪未融。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隔年欢事水西东。凝思久,不语坐书空。

回想夹城中。彩山箫鼓沸,绮罗丛。

钿轮珠网玉花骢。香陌上,谁与斗春风。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