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一)

戍楼西北最凌空,倦客凭阑八月风。

一曲黄河连野浊,半规残日背人红。

山林枉负沉冥志,刀笔终无尺寸功。

犹喜不迷存阙地,绛英瑶斗虎牢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戍楼坐落在西北方向,高耸入云,疲倦的旅人在八月的凉风中倚栏远眺。
黄河的旋律在原野上回荡,河水浑浊;半轮落日斜照,显得格外红艳。
山林中的隐逸生活辜负了我深藏的宁静之心,而文书工作始终未能带来丝毫功绩。
还好,我不至于迷失在这片残缺的土地,因为这里有如火如荼的战争在绛英瑶斗之地虎牢关东方上演。

注释

戍楼:边防的楼阁。
倦客:疲惫的旅人。
阑:栏杆。
八月风:秋季凉风。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连野:连接原野。
浊:浑浊。
半规:半圆。
背人红:背对着人,显得更红。
山林:隐居的山林。
枉负:白白辜负。
沉冥志:深藏的宁静之心。
刀笔:文书工作。
尺寸功:丝毫功绩。
不迷:不至于迷失。
存阙地:残缺的土地。
绛英瑶斗:比喻激烈的战斗。
虎牢东:虎牢关的东方。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与诗人胸中的壮志未酬之感的诗句。诗人站在戍楼上,西北方向最为辽阔,可以俯瞰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国家的担忧。"倦客凭阑八月风"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感受到的凉意,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旅人的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一曲黄河连野浊,半规残日背人红"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黄河水浊流不息,连绵不断地流过无边的野地,而夕阳西沉,余晖洒在人的背后,显得格外庄重。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化了诗人胸中的豪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山林枉负沉冥志,刀笔终无尺寸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无奈。尽管他胸怀壮志,但在现实中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无从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感受如同被大山和深林所掩盖,难以显露。

最后两句"犹喜不迷存阙地,绛英瑶斗虎牢东"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信念,没有迷失方向。这里的"阙地"指的是边塞之地,而"绛英瑶斗虎牢东"则是对美好事物和坚强意志的象征,表明诗人依旧保持着希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及他那颇具深度的个性和坚持自我信念的决心。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坐高明台

悔倚危栏望夕霏,临高无事亦依依。

天长去鸟几时返,风罢孤云何处归。

一世功名惭击节,百年耕凿愿忘机。

衔恩感旧谁能免,犹喜荒洲在日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泊白村登舟回望因成拙句寄淮阳龙图王给事

临艎西溯近神坰,六辅联疆见驿亭。

千里暮霞烘日脚,一篙春水皱天形。

野桥烟火微分市,曲岸渔樵别有汀。

忽忆主人恩意厚,倚樯回首涕空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晚庭

苍霤秋霖歇,高轩夕景迟。

桐凋金井恨,兰老玉琴悲。

巢燕寒初失,风蝉晚屡移。

黄昏禽语闹,相唤宿何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晚春小园观物

小园乘暖敞孤斋,畦埒经春尽绿苔。

新笋偶随枯筱出,野花閒抱故藤开。

双桐夹路元标井,酸枣依墙本乏台。

北户清风时一至,此身疑到上皇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