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郑鉽所作,名为《题殉节录》,是对一位忠勇将领的颂扬。诗中描绘了这位将领在国家初建之时,面对闽地烽火未熄的危局,毅然决然地持剑从军,其气势如电闪雷鸣般震撼。他不仅以飞书和磨盾之策影响大帅决策,更亲自治理小县,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然而,正当国家安定之际,敌寇卷土重来,将领独守孤城,主动请战,誓死抵抗。诗中对这位将领的英勇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称其不畏生死,不顾及个人乃至家庭的安危,展现出高尚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在阵前,他激励士兵,最终十数名将士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刀箭,场面悲壮。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提到他的英灵被供奉于延平津的庙宇中,与南八将军一同接受祭奠。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希望,如果能有如韩愈这样的史官,能够记录下这位将领的逸事,为《睢阳传》增添一段壮丽篇章,以永志其功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古代将领的英勇与忠诚,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