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其一)

空山初夜子规鸣,静对琴书百虑清。

唤得形神两超越,不知底是断肠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空山中听到杜鹃啼鸣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受,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空山初夜子规鸣”,以“空山”和“初夜”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深的氛围,紧接着“子规鸣”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却也带来了某种触动人心的力量。

“静对琴书百虑清”一句,诗人面对着琴和书籍,内心百感交集,但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所有的思绪似乎都得到了净化,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安宁。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在喧嚣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唤得形神两超越,不知底是断肠声。”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形神两超越”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在自然之声中的心灵升华,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同时,对于“断肠声”的疑问,既是对自然之音的深刻感受,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感慨,暗示了在宁静之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情感的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其二)

空山中夜子规啼,病怯馀寒觅故衣。

不为明时堪眷恋,久知岐路不如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其三)

空山后夜子规号,斗转星移月尚高。

梦里不知归未得,已驱黄犊度寒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寄云谷瑞泉庵主

忆昔诛茅日,山房我自名。

风埃犹俗累,烟雨负岩耕。

多谢空门侣,能同物外情。

肯来分半壑,聊尔度平生。

少待清秋日,闲寻远岳盟。

不知谁是客,一笑绝尘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入南康界阅图经感陶公李渤刘凝之事戏作

长官定笑归来晚,中允应嫌去却回。

惟有山人莫相笑,也曾还俗做官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