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行二首(其一)

旄头有精芒,胡骑猎秋草。

羽檄南渡河,边庭用兵早。

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

辛苦羽林儿,从戎榆关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旄头星闪烁着锐利光芒,胡人骑兵在秋季草地上狩猎。
紧急军令向南渡过黄河,边境战争早已开始。
汉朝热爱战争,但老将们已不再年轻。
年轻的羽林军士兵辛劳无比,踏上榆关前线的道路。

注释

旄头:古代天文中的星象,象征战事。
精芒:锐利的光芒,形容星辰明亮。
胡骑: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秋草:秋季的草原,战场背景。
羽檄:古代传递军事文书的鸟羽书简。
南渡河:黄河以南,指中原地区。
边庭:边境地区。
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领。
已老:年事已高。
羽林儿:宫廷禁卫军,此处指年轻士兵。
从戎:出征,参战。
榆关道:榆关(山海关)附近的道路,通往前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事和老将军情怀的诗。开篇“旄头有精芒,胡骑猎秋草”两句,通过对敌军装饰华丽马头和在秋天狩猎的情景,勾勒出边疆战争的紧张氛围。“羽檄南渡河,边庭用兵早”进一步描绘了战事的急迫与紧张。

接下来的“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曾经喜好征战的汉室的感慨,以及对年迈退役将领的同情。最后,“辛苦羽林儿,从戎榆关道”表达了对军中士兵辛勤守卫边疆的同情,及对其长时间戍守在外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领的悲壮,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斗争的现实。

收录诗词(3)

李希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蓟北行二首(其二)

一身救边速,烽火通蓟门。

前军飞鸟断,格斗尘沙昏。

寒日鼓声急,单于夜将奔。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笑巫诗

魍魉何曾见,头旋即下神。

图他衫子段,诈道大王嗔。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玄鸟初来日,灵仙望里分。

冰容朝上界,玉辇拥朝云。

碧落流轻艳,红霓间綵文。

带烟时缥缈,向斗更氤氲。

髣髴随风驭,迢遥出晓雰。

兹辰三见后,希得从元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

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

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