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道士马钰的《清心镜》,以苦瓜和甜李为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哲学思想。"蒂苦瓜,香甘李",形象地描绘了苦与甜的对比,暗示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去苦就甘,自通至理",意味着通过内心的修炼,可以超越苦难,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灭无明、混俗和光",无明象征迷惑,和光则代表和谐共处,诗人倡导消除迷惑,融入世俗而不被其困扰。"且闲施俗礼",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淡泊和随和的态度。
"访长安,经槐里",长安和槐里都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寓指寻找精神归宿的过程。"心归物外,气收补里",表达了心境超越物质世界,回归内在的精神修养。
最后两句"要无中、养就婴儿,饮天然玄醴","无中"象征空灵,"养就婴儿"比喻孕育和滋养内在的真我,"天然玄醴"则是指自然的至高智慧。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引导读者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内在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