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端明赴召(其六)

心正能教笔不攲,古来书法独公知。

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一个人内心正直,笔下的字自然不会歪斜,自古以来书法的高超只有公能识。
颜筋柳骨的风格在萧寺中流传,这都是对颜真卿和柳公权怀念的结果。

注释

心正:内心正直。
笔不攲:字迹端正。
古来:自古以来。
书法:书法艺术。
独公知:唯有公能识。
颜筋柳骨:形容颜真卿的刚劲,柳公权的秀美。
留萧寺:在萧寺中流传。
甘棠:比喻贤臣,这里指颜柳二人。
去后思:去世后的怀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友人张端明应召赴任所作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赞美张端明的心正与书法技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深厚之情。

"心正能教笔不攲",这句赞扬了张端明品行端正,使得他的书法自然流畅,不偏不倚,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平衡和力度。"古来书法独公知",进一步强调了张端明在书法领域的独特造诣,无人能及。

"颜筋柳骨留萧寺",这里借用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典故,暗示张端明的书法风格如同颜柳般刚劲有力,且能在萧寺这样的清雅之地流传,寓意其艺术成就深远。

最后两句"总是甘棠去后思",以甘棠之歌比喻对贤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张端明离去后,人们将会怀念他如同怀念甘棠树一样,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张端明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书法为纽带,赞美了张端明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才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张端明赴召(其一)

春殿曾收最上科,甘泉扈驾早鸣珂。

金陵已奏三年课,玉烛宜调四气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送张端明赴召(其八)

延英引对宠章新,都下传观拜辅臣。

沙路缓驱金騕袅,阁间新上玉麒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张端明赴召(其三)

归粟招提刻翠珉,羯胡稽首叹名臣。

今闻整辔登廊庙,应有先声詟四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张端明赴召(其五)

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诸生亦有如何武,争咏三章转上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