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义塾诗为致政司寇南屏作

尚书归卧南山日,义塾开堂杰构新。

家有诗书遗世泽,人于耕凿适天真。

云岚洞壑能成趣,桃李门庭剩得春。

何止仪形在廊庙,德风还见淑乡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雅之气的生活画卷。首句“尚书归卧南山日”,以“归卧”二字,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曾经位高权重的官员卸下官袍,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隐含着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义塾开堂杰构新”,则展现了这位前官在归隐后,依然心系教育,开设义塾,培养人才,构建了新的精神家园。这不仅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彰显了其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家有诗书遗世泽,人于耕凿适天真”,进一步阐述了诗书对于家庭的影响以及个人在劳作中寻找到的真我。这里的“耕凿”既指实际的农耕生活,也暗喻了通过辛勤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云岚洞壑能成趣,桃李门庭剩得春”,描绘了义塾周围环境的美好,以及学生们如同桃李般在知识的春风中成长,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象征教育的成果和生命的活力。

“何止仪形在廊庙,德风还见淑乡邻”,最后两句升华了主题,不仅赞扬了前官在官场的形象和成就,更强调了其品德对乡邻乃至整个社会的正面影响。这里的“廊庙”象征权力中心,“德风”则指高尚的道德风尚,表明了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位置,其品德和行为都会对周围产生积极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退休官员归隐生活和教育事业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品德和自然美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深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许仲贻之南京奉常

当年曾赋送君诗,倾盖真为国士知。

芳桂早魁千佛籍,翔鸾今接九霄仪。

园林门带金陵市,俎豆山留玉殿祠。

想见昼游多乐事,清标谁不羡琼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胡少参之蜀

罢起郎官草,荣分岳伯符。

俭知鱼饭美,清伴鹤琴孤。

古柏题堪续,甘棠惠自敷。

江间云鸟阵,一访武侯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王克斋都宪总督漕运自举进士至今予三赠诗矣

释褐今看八座时,都门重续送行诗。

历扬岁久官何忝,经济才优众共知。

节钺两淮开督府,挽漕千里集舟师。

暂劳国计输筹策,星履重来上玉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以玉带付东林寺僧并纪以诗予昔读书此寺(其一)

古寺东林记昔游,芙蓉为径竹当楼。

同时学侣谁还在,屈指如今五十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