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坐看时。

一气旋回无少息,两仪覆焘未尝私。

四时更革互为主,百物新陈争效奇。

享了许多家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尧夫并不是因为热爱写诗,而是在安逸的生活中静静观察世间万物。
天地运行周而复始,没有片刻停歇,阴阳覆盖万物,却从不偏私。
四季交替,每个季节都有其主导地位,万物新陈代谢,竞相展现奇妙的生命力。
他享受着家庭的欢乐,尧夫并不是仅仅因为写诗才如此。

注释

尧夫:指陈抟,号希夷先生,北宋时期道教学者。
吟诗:作诗,创作诗歌。
安乐窝:形容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
一气:指宇宙自然之气。
两仪: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概念。
覆焘:覆盖万物,比喻天地养育万物。
更革:变更,交替。
新陈:新旧事物的交替。
效奇:展现出奇特的现象或效果。
家乐事:家庭的快乐和琐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二)》,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界的观察。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咏而写诗,而是借诗来传达他的生活态度。他选择在“安乐窝中坐看时”,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诗句“一气旋回无少息,两仪覆焘未尝私”描绘了宇宙运行的规律,一气即元气,象征生命的流转,它周而复始,没有丝毫停歇;两仪指天地,表示天地间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公正无私的。

“四时更革互为主,百物新陈争效奇”进一步阐述了四季更替和万物生长的法则,每个季节都有其主导地位,新旧事物交替,竞相展现各自的奇妙之处。

最后,诗人以“享了许多家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强调他的确享受着家庭的欢乐,但这并非他吟诗的主要原因,吟诗只是他表达生活感悟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寓理于景,通过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秩序和个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九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尽性时。

若圣与仁虽不敢,乐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闲暇,绰绰情怀正坦夷。

心逸日休难状处,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一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信时。

必欲全然无后悔,直须晓了有前知。

言忠能尽己所有,事善任他人致疑。

外物从来自难必,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叹时。

固有命焉刚不信,是无天也果能欺。

才高正被聪明使,身贵方为利害移。

无计奈何春又老,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八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信脚时。

高祖宅前花似锦,魏王堤畔柳如丝。

因闲看水行来远,就便游园归去迟。

每遇好风还眷眷,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