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八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信脚时。

高祖宅前花似锦,魏王堤畔柳如丝。

因闲看水行来远,就便游园归去迟。

每遇好风还眷眷,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吟诗作赋,写诗只是他随意漫步时的自然流露。
在高祖的府邸前,花儿盛开如锦绣,魏王堤边的柳树柔条如丝般飘逸。
他趁着闲暇,沿着流水散步,走得悠然自得,以至于游玩园林后都不愿早早回去。
每当遇到好风,他总是留连忘返,这并非仅仅因为热爱诗歌。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非是:并非仅仅是因为。
爱吟诗:热爱写诗。
信脚:随意行走,随性而为。
高祖宅:古代对开国君主的尊称,这里指皇家府邸。
花似锦:形容花儿繁多且鲜艳如锦缎。
魏王堤:可能指某个历史时期的皇家园林或景点。
闲看水:悠闲地欣赏流水。
游园:游览园林。
归去迟:返回的时间推迟。
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八十七首,邵雍以诗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诗兴自然流露。接下来的两句“高祖宅前花似锦,魏王堤畔柳如丝”,通过描绘高宅前的繁花似锦和魏王堤边的柔柳如丝,展现出诗人闲适的生活环境和对美景的喜爱。

“因闲看水行来远,就便游园归去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随性而为,悠然自得的性格,他喜欢在散步赏景中寻找灵感,甚至会因此而推迟回家的时间。最后一句“每遇好风还眷眷,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美好风物的深深眷恋,这正是他吟诗作赋的真正动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不拘一格、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以及诗歌在他生活中的自然融入。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九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省时。

义若不为无勇也,幸如有过必知之。

面前地恶犹能扫,心上田荒何所欺。

从谏如流是难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重惜时。

万里焦劳无所诉,九重深邃莫能知。

二年斯得诚为晚,七日言诛未是迟。

本固邦宁王道在,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三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士昧固难分体用,人灵岂不异蓍龟。

吉凶只向面前决,动静何烦心上疑。

由此敢开天下口,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七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爱时。

已著意时仍著意,未加辞处与加辞。

物皆有理我何者,天且不言人代之。

代了天工无限说,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