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道中即事(其一)

傲骨凭谁语,幽怀只自知。

笋舆连远道,皀帽拂凉思。

蕉鹿畴先觉,黄粱未半炊。

嗟予羁旅日,麾楮寄遐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瑞金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个人情感。

首联“傲骨凭谁语,幽怀只自知”,诗人以“傲骨”自喻,表达了自己独立不羁的精神追求,同时“幽怀”则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深邃思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刻。

颔联“笋舆连远道,皀帽拂凉思”,描述了诗人乘坐竹轿(笋舆)穿越遥远的道路,沿途的凉风拂过头戴的白帽,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旅途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蕉鹿畴先觉,黄粱未半炊”,引用了“蕉鹿梦”的典故,比喻世事无常,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黄粱未半炊”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如黄粱美梦般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典故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

尾联“嗟予羁旅日,麾楮寄遐思”,诗人感叹自己长期漂泊在外,只能通过挥毫泼墨来寄托远方的思绪。这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哀叹,也是对艺术创作作为心灵慰藉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旅途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瑞金道中即事(其二)

选胜寻芳去,驱车雨雪迟。

乡心随旅雁,野况逐山麋。

村叟迎旌旆,山童讶鼓鼙。

庾关何处是,寒断鬓边丝。

形式: 五言律诗

赠廖夫人

我爱廖夫人,风流不可攀。

黄金轻世态,青眼盻人寰。

芳桂多含馥,灵椿不老颜。

家庭垂训日,疑是窦燕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端州沐佛会有感

株树晓苍苍,钟声扣上方。

清心和玉露,瑞气集香汤。

古刹僧供事,诸天佛正光。

吾亲如在日,随处见羹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居大寒雪

山居逢岁腊,衣薄觉严寒。

折竹声催听,飞禽影断看。

僮仆痴环户,牛羊懒出栏。

最疑天气极,指日转春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