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艺术造诣。
“数竿苍翠拟龙形”一句,以竹子的形态比喻其如同龙蛇蜿蜒,生动地勾勒出了竹子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动人画面。"峭拔须教此地生"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竹林生长环境的赞赏和肯定。
“无限野花开不得”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野花虽然美丽却不及竹子般自在地生长,这里蕴含着一种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哲理。"半山寒色与春争"则描绘出春天来临时,一半山势仍旧保持着冬日的严寒,和春意争锋,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温凉并存的奇妙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视角,同时也让读者在欣赏之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不详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貌高清入骨,帝里旧临坛。
出语经相似,行心佛證安。
一架长条万朵春,嫩红深绿小窠匀。
只应根下千年土,曾葬西川织锦人。
四远参寻遍,修行却不行。
耳边无俗语,门外是前生。
塔见移来影,钟闻过去声。
一斋唯默坐,应笑我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