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三首(其二)

再镇危关锁钥长,一归寇盗总猖狂。

心因忧国浑如醉,鬓为论兵半有霜。

椽笔携将分子姓,靴刀留取压文章。

入郊先问躬耕地,简较秋原几树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题为《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首联“再镇危关锁钥长,一归寇盗总猖狂。”描绘了边关的险要与敌寇的猖獗,暗含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面的感慨。接着,“心因忧国浑如醉,鬓为论兵半有霜。”诗人的心因忧虑国家而仿佛陷入醉酒的状态,头发因为谈论军事策略而斑白,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军事事务的专注。

“椽笔携将分子姓,靴刀留取压文章。”这里提到携带文具和兵器,既体现了文武并重的思想,也暗示了诗人作为文人兼武人的身份,以及在国家危难时刻,文人亦应肩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入郊先问躬耕地,简较秋原几树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首先询问的是历史人物的耕作之地,然后简略地查看了秋天田野中的几棵桑树,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农耕文明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文武结合、农耕文明的重视,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岁暮杂怀

卒岁闲门有雀罗,流年徂谢意如何?

看花伴侣青春少,种菜英雄白首多。

佩剑定须悬旧陇,明珠只合换新歌。

剧怜渭水垂纶叟,未应非熊鬓已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吴兴公游下邳兼简李条侯

落花飞雨搅邗沟,襆被奚囊感薄游。

宝剑千金吴季子,长城半壁汉条侯。

高榆耕垒连沧海,深柳书堂枕碧流。

共话老夫应失笑,春深冒絮尚蒙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简侯研德并示记原

当飨休听《暇豫歌》,破巢完卵为铜驼。

国殇何意存三户,家祭无忘告两河。

击筑泪从天北至,吹箫声向日南多。

知君耻读《五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东归漫兴

林木池鱼灰烬寒,鸳湖恨水去漫漫。

西华葛帔仍梁代,东市朝衣尚汉官。

白鹤遄归无石表,金鸡旋放少纶竿。

招魂倘有巫阳在,历历残棋忍重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