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用坡翁聚星堂禁体韵

尘沙压尽园无叶,一月长安三见雪。

登高望远极空明,天上人间两奇绝。

吟髭欲撚冰先断,冻指未动弦应折。

轻怜衣袂逐风扬,浅讶屐痕随步灭。

西冈径滑猱难度,北海波寒鳌未掣。

真疑地骨高比山,始信天机织成缬。

宁将巧技争图画,且胜高谈霏锯屑。

倏前忽后同积薪,乍有还无不盈瞥。

神游隔世虚劳想,妙入忘言谁解说。

岁寒交谊转寥寥,独有庭松如屈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雪景的壮丽与独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中景色的奇幻与美妙。开篇“尘沙压尽园无叶,一月长安三见雪”描绘了雪后世界一片洁白,连树叶都消失不见,一个月内三次见到如此美景的长安城,充满了神秘与浪漫。接着“登高望远极空明,天上人间两奇绝”则进一步渲染了雪后世界的纯净与超凡脱俗。

“吟髭欲撚冰先断,冻指未动弦应折”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面对如此寒冷环境的无奈与挑战,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接下来的“轻怜衣袂逐风扬,浅讶屐痕随步灭”则描绘了雪中行人的轻盈与短暂,以及雪景的瞬息万变。

“西冈径滑猱难度,北海波寒鳌未掣”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雪景特点,既有山间小径的险峻,又有海面波涛的宁静。最后“真疑地骨高比山,始信天机织成缬”表达了对雪景的惊叹与赞美,仿佛大地的纹理都比山还要高,天机织就的图案如此精美。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雪景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空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在“宁将巧技争图画,且胜高谈霏锯屑”中,诗人表达了宁愿用心灵感受自然之美,也不愿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绘上。结尾“神游隔世虚劳想,妙入忘言谁解说”则表达了对雪景的无限遐想与赞美,以及对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这种美妙体验的感慨。最后“岁寒交谊转寥寥,独有庭松如屈铁”则以庭松象征坚贞不渝的友谊,即使在严寒中也依然挺立,寓意深厚。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牡丹孔雀图为琼山岑生作

海南风日暄且妍,牡丹花开如火然。

花间孔雀双旖旎,似与植物相矜怜。

奇毛昼炫日五色,下照清潭影千尺。

栖息应劳择地心,盘旋似惜冲霄力。

江花涧草秋复春,风翎露翼空缤纷。

已看翡翠让光彩,复道鶢居非我群。

眼中世态争好丑,此物于人故非偶。

衣锦先凭戏綵身,射屏正得穿云手。

北人见画复怜才,此花此鸟何奇哉。

上林剩有梧桐树,拭目看随紫凤来。

形式: 古风

送平江伯陈公总督修河兼柬刘都宪时雍

黄河西来忽东决,张秋旧堤先受齧。

奔波赴海势不停,百里漕渠一时泄。

官船贾舶如山壅,河底沙乾日欲裂。

九重南顾回舜瞳,三命中朝持汉节。

陈公旧是恭襄孙,奕代簪缨万人杰。

争誇将种非凡材,复道家传有真诀。

兵符夜檄鲸鲵走,将令书驱雷电掣。

指挥能事天地回,坐计功成同解结。

时方六月霖雨多,地苦沮洳况炎热。

民穷到骨声彻空,忍使鞭笞汗成血。

极知国计须元气,乍可因时治症噎。

比闻水发舟已通,暂遣丁归待农辍。

三犀永作洪涛镇,一蚁不溃金堤穴。

古来大事当远图,岂论竹头兼木屑。

惯从前史鉴兴衰,已听高谈能激切。

湖南中丞久奉使,颇觉忧劳成耄耋。

因公寄谢平生交,自愧官曹容逸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题鱼

安成刘郎家画鱼,意遣素练澄江如。

长安屏障半不虚,谁其好者彭中书。

手提钜轴寻丈踰,低撑侧挂妨我庐。

风轩露坐方卷舒,赤鲤忽跃来庭隅。

扬鬐奋鬣当天衢,波涛脱尽势欲孤。

独立似有神明扶,桃花浪暖三月馀。

咫尺变化还须臾,雷车昼击电夜驱。

前驺后从何纷拿,鲂鱮拥卫鳣鲔趋。

左引鲨鲦右鳜鲈,回头下顾若有呼。

琐琐之辈真台奴,水有菱荇岸有蒲。

倏忽隐见如有无,冯夷海若空睢盱。

翻若粪瓠遭泥涂,昔当洪流在唐虞。

微禹赤子其鱼乎,达人大观无古初。

清浊奠位分堪舆,天飞渊跃理不诬。

彼泼泼者如斯夫,文江不与龙门俱。

其上或有银潢潴,钟灵毓秀信有诸。

中书令祖风骨殊,鳌头望重冠蓬壶。

散作霖雨苏焦枯,鲸飞天上游帝都。

瞬息岁月同朝晡,鳞宗介族多簪裾。

中书亦是瀛洲居,烱如骊龙生掌珠。

如麟有角凤有雏,共为周瑞环郊郛。

予生少作龙门徒,临风感事重郁纡。

此祖此孙情所于,翩然对此兴欲徂。

岂谓城阙非江湖,碧海思掣青珊瑚。

挥毫对客非故吾,鱼乎鱼乎嗟此图。

形式: 古风

送徐复斋还宜兴

徐翁来自江东南,乌纱白发风毵毵。

登堂拜兄报弟礼,满坐和气回春酣。

兄酬弟劝杂乡话,吾辈之乐乐且湛。

吾宗老稚数百指,或有囷积无储甔。

杜陵破屋随长镵,万间广厦犹空谈。

范家义田久不置,比郡尚觉仁风覃。

少年慕古老亦谙,况有禄俸馀温甘。

兄才庙堂足经济,弟力自与田园堪。

分田命仆课耕穫,笑指庾廪高巉巉。

留餐岂止树间饭,斛赠不待囊中探。

坐令骨肉异涂路,饥者有食寒者褴。

遗泽犹应溉枯涸,清风断可驱顽贪。

弟为遗叟居江潭,兄为元老峨冠簪。

始知吏隐各有乐,俯仰不愧三才参。

翁年未衰筋力健,水可方艓陆可骖。

明当报成向兄贺,大笑共吸鲸杯三。

形式: 古风